正反雙方爭論不休!再談液晶的六基色
如果說2005年以前,平板電視(液晶、等離子)始終都徘徊在起步階段,那么從2005開始,火爆的市場與高漲的人氣,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普及”二字對于平板電視的含義。
的確,從不斷傳來的統(tǒng)計數(shù)字來看,平板電視在今年一年的銷量就可以抵上過去幾年的總和,而最新出爐的報告也表明,在2008年,其規(guī)模將達到1億臺,利潤也將維持在500億元~1000億元。一個龐大而且極富誘惑力的市場已經(jīng)形成……

這樣的消息當然值得我們欣喜,但在這種繁華背后,卻又掩藏著許多讓普通消費者難以辨識的真相。僅就產(chǎn)品而言,從含糊其詞的技術參數(shù)、一頭霧水的概念抄做、再到連尺寸這樣的硬指標都敢缺斤短兩,“爾虞我詐”四個字已經(jīng)成為了這個市場非常好的的概括。
為了能讓消費者看清市場中不為人知的陷阱,PCPOP的記者實地暗訪了京城的一些家電賣場,采得第一手資料并撰寫了《可笑的六基色!揭露液晶電視六大騙術》一文。文章刊登之后便迅速被各大門戶網(wǎng)站轉載,并且不少讀者朋友也來電咨詢在購買中遇到的問題與困惑,這也是最讓我們感到欣慰的。而除去讀者之外,與廠商的對話卻又讓我們頗感以外。
雖然在《可笑六基色》一文中并沒有提及創(chuàng)維的名字,不過后者竟然主動與我們取得了聯(lián)系……
《可笑六基色》一文在10月18日8點發(fā)布,上午10點我們就接到了創(chuàng)維品牌推廣部的電話,在進行了簡單的交涉后,創(chuàng)維方面又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fā)送了一份正式聲明,原文如下:
“陳主編:您好,關于貴網(wǎng)站的
標題 :可笑的六基色!揭露液晶電視六大騙術
網(wǎng)站名稱:PCPOP
網(wǎng)站鏈接:http://psundqe.cn/doc/0/112/112810.shtml
網(wǎng)站頻道:首頁 > LCD顯示器 > 評測 > 技術解析 > 正文
發(fā)布日期:10-18-2005
文章中指出的六基色是騙人的技術,希望能夠進行更正,謝謝。 ”
同時郵件中還附有“六基色”的技術說明,如下:
“解讀“六基色”彩電技術?
2005-7-7
自創(chuàng)維集團創(chuàng)新彩電“六基色”技術以來,實際上是把彩電帶入了“新健康電視”的時代,只要對比一下采用“六基色”與普通數(shù)字電視的觀看效果,就能夠很清楚的證明這一點。因此,它對彩電畫質的改善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由于“六基色”技術是在“三基色”原理上的一個突破和應用,這就引起一些人的誤解。為此,本報記者專門咨詢了有關專家,詳細介紹了“六基色”的技術原理和效果。
專家指出:彩色圖象雖然是通過彩色顯示器件顯示出來的,但是,信號的處理和彩色的調配對最終的顯示質量的影響是有目共睹的,這就是為什么采用同樣的顯示器件,不同廠家做出來的整機顯示的效果可以有很大的差別。同時,采用六基色顯示器件的彩電和采用六基色彩色調配處理技術的彩電也是不同的。
“三原色”彩色顯示器件基本上都存在光電特性的非線性,只對R(紅)、G(綠)、B(藍)進行調配要滿足消費者對于彩色顯示精益求精的要求非常困難而且不直觀。研究彩色加法配色理論的人員經(jīng)常采用芒塞爾色度系統(tǒng)(Munsell Color System)和牛頓色環(huán)(Newton Color Circle)來簡化和解決配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牛頓色環(huán)的R(紅)、G(綠)、B(藍)三條色軸中間,分別有C(青)、M(品紅)、Y(黃)三條色軸,依據(jù)R(紅)、G(綠)、B(藍)、C(青)、M(品紅)、Y(黃)之間的配色變換關系,在不同亮度下對六條色軸上的分量的相位(色調)和幅度(飽和度)進行反復調配,就能直觀而有效地達到理想的彩色顯示效果的要求,這就是“六基色”彩色調配處理技術的內涵。
這個技術在理論上有堅實的基礎,在實踐上也得到了實現(xiàn)和驗證,是國際上剛開始流行的一種新技術,通過了嚴格的評審。建議消費者在相同條件下自行對產(chǎn)品進行仔細比對,自然就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另外,專家還提醒個別媒體和讀者:六基色于2004年9月通過了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組織的技術鑒定,并正在申報國家技術專利過程中。因此,沒有根據(jù)的指責,有可能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法律糾紛。 ”
創(chuàng)維對“六基色”介紹與我們想象中的概念并不完全吻和,但既然廠商給出了明確的技術說明,我們也無意再去主觀的評判它的功過是非。
在這里,PCPOP作為一家資深媒體,對技術的求證始終都報以公正、嚴謹?shù)膽B(tài)度,但鑒于能力所限,我們也確實難以對任何技術的闡述都做到100%的準確無誤,況且又是這類深不見底的電視技術。所以我們認為有必要去參考公眾對于“六基色”的看法,這也有助于消費者更客觀的了解事物的真相。
我們以“六基色”作為關鍵字,通過搜索引擎的方式去查詢相關內容。在Baidu列出的前11條信息中,有6條是信息對“六基色”明確表示質疑,不過其中有三條是轉載PCPOP《可笑六基色》一文。
百度關于“六基色”的搜索截屏(點擊放大)在這里我們仔細分析了關于“六基色”的正面與反面觀點,并從中摘錄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言論:
正面觀點:
“ 在以往三基色的狀態(tài)下,色彩飽和度偏低,純度不夠,不能準確地還原色彩絢麗的自然場景,天不夠明亮,水不夠清澈,灰蒙蒙的畫面讓人沮喪,產(chǎn)生一種莫名的壓抑,長此以往對人的身心健康是極為不利的。
魔畫六基色技術就是根據(jù)人眼的需求而自主研發(fā)出來的一項自然、健康的色彩技術。有效的提高了青、紫、黃三種補色的飽和度,達到了同一色環(huán)上六種基色的呈現(xiàn)效果,達到了并超過了人眼對色彩飽和度的需求,很好地滿足了人們對更多絢麗色彩的需要。真實再現(xiàn)自然色,天更藍、水更清,健康的色彩帶來健康的視覺體驗,愉悅身心。”
“六基色”技術原理,點擊放大““六基色”技術達到的主要技術指標和性能是:能夠完成“六基色”3D彩色處理;提升動態(tài)景深提升,運用了非線性計算方法,能夠對每一幀圖像進行智能搜索和跟蹤定位,多達1677萬套的動態(tài)校正參數(shù),讓各種場景的畫面達致非常好的層次感;分段邊緣增強鮮明且銳利的圖像輪廓及細節(jié)的再現(xiàn),同時保持畫面的自然和諧。此外,還應通過偏好彩色空間轉換,實現(xiàn)個別彩色的細微補正,滿足消費者對特定色彩的偏好。”
由于正面觀點大多大同小異,因此我們只節(jié)選了其中的兩條,相比之下,反面觀點的言詞則要激烈一些。
“在今年6月份的一個行業(yè)研討會上,劉全恩針對創(chuàng)維提出所謂“六基色”概念大加批評。他說:“紅、綠、藍是三基色,其中任何一種顏色都不能用其余兩個顏色混合得到;而黃、青、紫是三基色兩兩混合得到的補色,不是基色。因此,根本沒有六基色之說。”他強調指出,“六基色”是違背科學常識的炒作。”
“看電視時,眼睛的疲勞主要來自:高亮度的傷害、畫面閃爍、色彩切換和長期直視,最重要的還包括電視機的輻射。更加飽和完美的色彩有助于畫質的提高,但所謂專為亞洲人的“黑眼睛”而量身定做的“六基色”的色彩處理技術是不是一種健康電視標準。”
“對三基色來說,RGB的顏色可以獨立調整,但如果你調整基色,如紅色基色的幅度,必然會影響到和紅相關的其他顏色,如黃,橙等。
所謂六基色,也就是說有六種顏色可以獨立調整,比如在你調整如紅色時,不會影響到黃色等。”
“到商場里看產(chǎn)品,客觀講,對比的效果會比較明顯(如果對比的機器的亮度,對比度設置合適的話,效果就不明顯了),但這其實并非六基色的功效,起做用的實際上是對亮度,對比度的改善。
從技術上講確實有改善,比1080P之類的炒做有實際意義,但把他宣傳成“革命性技術跨越”就過頭了。”
早在2004年春,創(chuàng)維為了打造技術形象,推出一個“V12數(shù)字引擎”的概念,把12項彩電行業(yè)平臺性技術包裝成一個“V12”的新概念,然后極力推廣,甚至還邀請女子十二樂坊做代言人。當時即有人指出,創(chuàng)維此概念屬于典型的技術造假,因為從本質上講,“V12”沒有一項是創(chuàng)維自己的技術。”
“什么6基色,都是騙人的,顯示領域用 RGB ,印刷用 CMYK ,一個減色一個加色,根本是兩碼事,不是越多越好,RGB 要比 CMYK 色域寬,打印機6色(不是6基色)是受染料顏色限制,為了表現(xiàn)淺色區(qū)域更逼真,和印刷一個原理,跟們不關 RGB 的事情。”
“當承認創(chuàng)維用的是一種色彩增強技術,此技術改善了色彩的顯示,用的是日本芯片,當然基本上也是日本技術,但使用“6基色”的說法太嘩眾取寵。正如石雨之網(wǎng)友所說,目前的CRT顯象管都是3基色的,你創(chuàng)維發(fā)出六種單色光信號如何在只能對三種單色作出反應CRT顯像管上顯示?難道你的顯象管也是創(chuàng)維獨創(chuàng)、特制的6基色顯象管?
還有所謂6基色又生硬的和“健康”聯(lián)系起來,就不光是嘩眾取寵,而是欺騙大眾了。不知創(chuàng)維能不能拿出醫(yī)學機構的臨床對比測試報告來。從這一點講,已經(jīng)是非法廣告了。”
“六基色”這項技術是否真材實料,究竟能否達到廠商宣傳的效果,在權威機構尚未對其作出評判的時候,我們也不方便對它蓋棺定論。而我們要作的,是通過信息的整理與加工,讓您從客觀的角度認識技術、了解產(chǎn)品,從而避開那些暗藏著的重重陷阱。
● 投票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