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频播放下载,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在线看,放荡的美妇在线播放,大地资源网最新更新,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泡泡網(wǎng)CPU頻道 PCPOP首頁      /      CPU     /      評測    /    正文

生存的力量!AMD帶領Intel前進五大步

● 市值相差10倍——為生存而生

  有這樣一家公司,其市場價值達到1150億美元,在半導體領域一直處于領導級地位,但是在最近幾年時間里,卻被一個市值只有120億美元的弱小對手困擾著,相信您已經(jīng)猜到,這就是Intel和AMD??吹紸MD的今天,我們不得不感嘆,渴望生存的力量是多么強大。

分析:AMD今年繼續(xù)得勢Intel明年發(fā)威

 Intel與AMD——統(tǒng)治與生存

  AMD一直是一個主張創(chuàng)新的公司,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他從一個追隨者漸漸轉變成了領跑人,我們猛然發(fā)現(xiàn),AMD已經(jīng)不再活在Intel的影子里,而是開始跳出來正面與Intel對抗,在處理器發(fā)展的道路上,很多時候,AMD甚至將Intel甩在身后,讓Intel不得不追隨其腳步。

● 過去二十年的恩恩怨怨

  兩家成立僅相差一年(Intel 1968年/AMD 1969年),但一直以來,Intel都是以統(tǒng)治者的身份出現(xiàn),而AMD則一直為了生存而苦苦掙扎,在過去的數(shù)十年中,兩家公司之間發(fā)生了很多事情,我們不妨來簡要回顧一下AMD的幾個不同階段。

  在1982年,IBM迫使Intel同AMD簽署協(xié)議,使后者成為8086和8088處理器的第二供應商(IBM的政策規(guī)定至少有兩家公司為其供應芯片)。但在1986年,Intel單方面廢除了合約,1987年AMD上訴,最終在1994年加州最高法院判AMD勝訴。在1995年,Intel與AMD簽署協(xié)議,允許后者使用286,386和486微代碼,盡管協(xié)議的具體細節(jié)屬于高度機密,但從后來的發(fā)展來看,其內(nèi)容應該還附加了一些東西——任何增強x86架構的技術,都免費共享,這也是為什么后來Intel可以參考AMD64技術,AMD則可以免費使用SSE指令集的原因。

{imageTitle}
 
 AMD早期的廣告:
八大創(chuàng)始人親自給上陣:銀行家給我們投錢的三大理由!

  可能連IBM也想象不到,當初的一個商業(yè)行為,成就了現(xiàn)在的AMD。在這個階段,AMD一直是以生存為目的,追隨Intel的腳步,也可以說是依附于Intel,他沒有對抗的資本。

  AMD最近一次向Intel宣戰(zhàn),應該是2005年中起訴Intel壟斷,這被喻為是“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影響最大的反壟斷案”,也是繼微軟與IBM達成和解后,反壟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同時,日本公平貿(mào)易委員會在裁定Intel違反了日本反壟斷法,也是對AMD最大的支持,同時也標志著開始有足夠的資本來挑戰(zhàn)Intel。

● 第一步:AMD64技術

  對古老的x86架構進行擴展,從而實現(xiàn)同時兼容32位和64位運算,以順應環(huán)境的發(fā)展,這一理念是由AMD率先提出,但當時Intel曾多次公開對此進行否定和嘲笑。事實證明,2003年發(fā)布的針對桌面Athlon 64以及服務器/工作站Opteron處理器,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兼容32/64位運算,使平臺過渡順利而穩(wěn)定,Intel不得不在2004年2月宣布推出支持64位運算的Xeon處理器,可以說是第一次跟在AMD身后前進。

{imageTitle}

  關于Intel是否照搬AMD64技術,將其改名EM64T后加以應用,這個在之前曾引發(fā)了激烈的口水仗,最終當然也是沒有個結果。從處理器微架構的的角度講,使傳統(tǒng)的x86架構支持64位擴展技術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實現(xiàn)x86-64,只是需要更多(16)、容量更大(64位)的通用寄存器,更多的128位SSE寄存器(16)以及線性的64位尋址特性。

深度實測分析 Conroe 64位表現(xiàn)失常?

  上面是x86-64的寄存器架構圖,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它和x86架構相比,只是做了某些擴展。所以我們可以預期,不管是AMD64還是EM64T,從架構本身來講可以說是一致的,只是實現(xiàn)方式各有不同,正所謂殊途同歸。

  不論Intel是否抄襲了AMD的技術,在64位的支持上,AMD的確是走在了Intel前面,并且改變了處理器的發(fā)展方向。按照Intel原來的計劃,是要大力推廣IA64架構Itanium系列,并且日程上要落后許多。如果沒有AMD,絕對不會出現(xiàn)當前64位普及的盛況。

● 第二步:多核心架構

  除了64位運算,在多核心架構方面AMD也可以說是棋先一招。當AMD最初設計K8架構時候,將內(nèi)存控制器集成到處理器內(nèi)部,實際上已經(jīng)是在為未來的多核心架構做準備。未來當AMD 90nm工藝成熟時,就可以輕松實現(xiàn)雙核。在2005年4月,AMD正式發(fā)布了10款雙核Athlon 64 X2和Opteron處理器,從而揭開了雙核時代的序幕。

{imageTitle}  {imageTitle}
 
 Athlon 64 X2很早就強調(diào)功耗

  同年5月份,Intel正式發(fā)布雙核Pentium D,兩家在時間可以說沒有區(qū)別,但從產(chǎn)品角度來講卻差距巨大。Athlon 64 X2仍然基于K8架構,由于先前為多核架構做好準備,所以產(chǎn)品非常成熟,性能上也十分出色。而Pentium D則總給人倉促上陣的感覺,其只是由將兩顆單核Prescott核心封裝在一起,而并非原生雙核,這也引發(fā)了之后關于“真假雙核”的激烈口水戰(zhàn)。這樣的設計使核與核之間的溝通必須通過FSB,并且需要新的芯片組支持。在性能上,Athlon 64 X2基本上比同檔Pentium D要高出20%,在游戲上的差距會更大。Intel古老的Netburst架構已經(jīng)無力回天。

{imageTitle}
 
 Pentium D雙核心非原生

  Intel雙核從8系列到9系列,工藝的提升,頻率的提升,加入防病毒和虛擬化等特性,但由于性能低下,發(fā)熱量大,所以市場反響并不好,只有各別如PD 805/820等低端產(chǎn)品獲得認可,這也使Intel幾個財季的成績表現(xiàn)不佳。直到2006年7月份酷睿2處理器的發(fā)布,才可算Intel真正意義上的成熟雙核產(chǎn)品。

  在多核心架構上,可以說AMD又領先了一次,同時再次影響和促進了處理器的發(fā)展方向和進程。2006年末雙核能夠做到如此的普及率,AMD功不可末。

●第三步:整合內(nèi)存控制器

  從K8架構開始,AMD將原本在北橋中的內(nèi)存控制器整合到了處理器內(nèi)部,這一創(chuàng)新的舉動當然招來了競爭對手的非議,Intel表示這樣的作法顯然不如自己的FSB架構,就在2006年6月,Intel發(fā)言人還公開表示,集成內(nèi)存控制器的做法存在如“過于依賴內(nèi)存規(guī)格”、“增加CPU針腳”以及“增加CPU核心尺寸和發(fā)熱量”等缺點。

{imageTitle}
 
 K8處理器架構圖

  但是不知何故,在最近的roadmap中我們看到,未來Intel處理器也將計劃整合內(nèi)存控制器,那么將如何克服以上的缺點呢?一個有趣的問題是,Intel是否會跟隨AMD采用NUMA(vs. SMP)在未來的處理器架構中呢?

● 第四步:HyperTransport

  HyperTransport由AMD與IBM、Sun、德州儀器、NVIDIA和ATI等100多家廠商共同研發(fā)的端到端總線技術,它可以在內(nèi)存控制器、磁盤控制器以及PCI總線控制器之間提供更高的數(shù)據(jù)傳輸帶寬,并且延遲更低,在2001年首次發(fā)表時恰巧趕上Intel發(fā)布3GIO(也就是PCI Express),當然,Intel保持一貫作風認為HyperTransport并沒有必要。

  但之后的發(fā)展證明了HyperTransport存在的意思,AMD平臺優(yōu)秀很大程度上是受HyperTransport總線的支持。不久前Intel發(fā)表了一項名為Common System Interface" (CSI)的新總線技術,將使用在Core微架構下一代的Nehalem微架構中,但實際上該技術與HyperTransport可以說是異曲同工,Intel CEO Paul Otellini信誓旦旦的表示,它將比HyperTransport表現(xiàn)的更出色,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延遲。

  我們不得不佩服AMD的工程師們,K8架構中的很多設計理念實在太棒了,有些甚至是超前的思想。像整合內(nèi)存控制器和HyperTransport這類技術,確實左右著處理器的發(fā)展,同時也引領著Intel未來處理器的設計路線。

● 第五步:AMD開放性Torrenza計劃

  早在2004年,HyperTransport聯(lián)盟曾經(jīng)發(fā)布過一項HTX技術,即HyperTransport I/O總線擴展界面技術,專為高性能系統(tǒng)設計,廠商可以通過此插槽對系統(tǒng)的性能進行擴展?;谶@個概念,今年6月份,AMD正式發(fā)布了Torrenza Innovation Socket插槽,并且對廠商公布Opteron處理器插槽規(guī)格,也就是說第三方廠商可以根據(jù)需求,自己開發(fā)協(xié)處理器,與Opteron搭配使用。

{imageTitle}

 2004年發(fā)布的HTX技術

  按照AMD的描述,一片雙插槽主板,其中一個插槽安裝Opteron處理器,另一插槽可以根據(jù)需要使用一個協(xié)處理器,借助HyperTransport總線的低延遲,高帶寬等優(yōu)勢,使系統(tǒng)的整體性能達到最高。AMD收購ATI后還打算最終將ATI的顯示功能添加到它的處理器設計中去。第一步是將ATI公司的芯片插到Torrenza插槽中。

{imageTitle}
 
 Torrenza獲眾多廠商支持

  包括Cray、富士西門子、惠普、IBM、以及Sun等服務器OEM領導廠商,都 支持Torrenza這項開放性的創(chuàng)新計劃,并計劃測試Torrenza Innovation Socket插槽。藉由Torrenza計劃,AMD64運算平臺成為整個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的開放式環(huán)境;舉例而言,通過HyperTransport技術連接通道,將非AMD的加速器連接到AMD64系統(tǒng),即為此創(chuàng)新之一。

  面對AMD Torrenza計劃,Intel反映也很迅速,公布了代號Geneseo的細節(jié),并且同樣計劃開放架構。其設計理念與Torrenza類似,但是由于AMD已經(jīng)擁有HyperTransport,而Geneseo還是基于PCE Express之上,很多功能無法實現(xiàn),所以普遍認為Geneseo只是Intel拋出對付AMD的緩兵之計,待到CSI設計完成后,可能會發(fā)布一個基于CSI總線的Torrenza。

● 后記

  為了不讓這篇文章的觀點出現(xiàn)貌似一邊倒的局面,這里不得不要說一下Intel最新發(fā)布的新一代Core微架構。實際上,Core微架構的發(fā)布,讓Intel在處理器架構方面重新回到領先地位,其五大創(chuàng)新特性,強調(diào)性能/功耗比等都非常值得肯定。但我們無法否認,在最近的兩年多時間里,AMD很多地方的確在引領著處理器的發(fā)展方向,同時一定程度上也帶領Intel前進。

  AMD將在明年中期發(fā)布新一代Barcelona (K8L)架構,盡管其非常值得期待,但是否能夠趕上Intel還需要時間去說明。其實在很多方面,Intel的領先優(yōu)勢依然明顯,例如生產(chǎn)工藝,AMD始終處于落后。<

0人已贊

關注我們

泡泡網(wǎng)

手機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