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號“Barton”,Athlon XP3000+性
在Athlon 64發(fā)布之前,為了抵擋Intel兇猛的攻勢,AMD再次對Athlon XP處理器進行了改進,核心代號為“Barton”的Athlon XP處理器應運而生。新核心Athlon XP處理器二級緩存容量增加到原來的兩倍,而其它設計基本沒有變化。這樣在不提高頻率的情況下Athlon XP處理器的性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使得Athlon XP處理器又一次有了向Pentium 4挑戰(zhàn)的實力。
去年上半年AMD發(fā)布的Athlon XP2200+處理器首次應用了0.13微米生產(chǎn)工藝,雖然AMD全面轉入0.13微米工藝的時間并不長,但是0.13微米工藝的Athlon XP核心已經(jīng)有過2次比較大的變化:Thoroughbred-A>Thoroughbred-B>Barton!
在更新了主板的BIOS后,測試所用的Leadtek K7NCR18G Pro主板正確的識別出Barton核心的 Athlon XP3000+ 處理器,倍頻已經(jīng)被鎖定在“13”,外頻跑在166MHz下,核心電壓1.65V,實際運行頻率為2.16GHz。
生產(chǎn)工藝更新到0.13微米后AMD重新設計了Athlon XP處理器的核心,最初推出的0.13微米工藝Athlon XP采用Thoroughbred核心,但是實際產(chǎn)品的表現(xiàn)不盡人意,新工藝并沒有帶來功耗和發(fā)熱量上明顯改進,而且超頻空間也相當小,一度令玩家非常失望。而后AMD針對這些問題對Thoroughbred核心進行進行了二次修改。
修改后的Thoroughbred核心面積增加了4平方毫米,并且銅連接層由8層增加到了9層,雖然變化不算大,但實際效果已相當明顯,Athlon XP2800+也隨之得以推出。改進后的Thoroughbred核心將其稱為Thoroughbred-B(或者“B”版),而原有的Thoroughbred核心將其稱之為Thoroughbred-A(或者“A”版)。Thoroughbred-B核心在發(fā)熱量上得到巨大改善,而且運行頻率也更容易提升,就此才有了現(xiàn)在“B0”核心的低頻Athlon XP瘋狂超頻,現(xiàn)在不少“B0”核心的Athlon XP1700+、Athlon XP1800+可以輕松超頻到2.2GHz(請注意,是實際工作頻率)左右。
評測室收到的Athlon XP3000+處理器,編號為AXDA3000DKV4D
隨著高、低主頻的Athlon XP全線更新到0.13微米工藝,標志著AMD的0.13微米工藝也逐步走向成熟。但是由于Athlon XP架構的限制,Thoroughbred-B核心的Athlon XP頻率提升幅度也是有限的,AMD在Athlon XP2800+推出之后四個多月的時間里沒有續(xù)作,并且沒能實現(xiàn)大量上市,直到2003年2月10日集成512KB二級緩存的Barton核心Athlon XP3000+的發(fā)布,AMD才重獲勝機!<
上面兩張圖很容量的比較出了Barton與Thoroughbred核心的Athlon XP的明顯差別所在,很顯然Barton核心由于多容納了256KB二級緩存,因此其面積更大。由圖可以看到Barton核心的長度比Thoroughbred-B核心大概增加長4個毫米,而寬度沒有增加,4個毫米的差異也很容易讓我們用肉眼分別出它們的不同。
從AMD官方公布的PDF中我們可以了解到Barton核心共集成5430萬個晶體管,而Thoroughbred-B核心則由3760萬個晶體管組成,多出的1670萬個晶體管主要被增加的256KB二級緩存所占用,從下面的核心結構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兩者的差別只是Barton具備了更多的二級緩存,其它方面幾乎沒有任何變化。
Barton的表面積由原來的84平方毫米增加到101平方毫米,總緩存容量達到640KB(128KB L1+ 512KB L2 Cache)
WCPUID 3.1A已經(jīng)可以正確的識別出Athlon XP3000+處理器,可以清楚的看到二級緩存為全速512KB,同NorthWood核心Pentium 4處理器一樣
Athlon XP3000+處理器標準功能特性
Athlon XP3000+處理器的L1、L2 Cache信息<
混亂的處理器編號:
AMD在推出Athlon XP3000+處理器的同時還推出了Barton核心的Athlon XP2800+和Athlon XP2500+兩款頻率相對較低的處理器。如果還有印象的話AMD在去年10月1日就推出了Athlon XP2800+處理器,當時采用Thoroughbred-B核心,運行頻率為2.25GHz。
根據(jù)AMD新制定的PR值換算方法,Barton核心的Athlon XP2800+實際運行頻率雖然降低到2.08GHz,但是PR值與2.25GHz的Athlon XP處理器同為“2800+”,Barton核心的Athlon XP2800+將取代原有的舊核心產(chǎn)品推出上市。未來一段時間市場上將出現(xiàn)Barton與Thoroughbred核心的Athlon XP處理器共存的局面,但是消費者似乎很難從產(chǎn)品的包裝上直接區(qū)分這兩類產(chǎn)品。
從上面的AMD公布的PR值換算規(guī)則上看,實際頻率運行更高的Thoroughbred核心Athlon XP2700+、Athlon XP2800+等產(chǎn)品由于二級緩存容量比Barton核心的Athlon XP3000+、Athlon XP2800+低,所以PR值標稱反而低,這種編號的方法使得Athlon XP的編號顯得比較混亂。
最后,Barton核心的Athlon XP處理器還有一個售價最為便宜的強力“小老弟”——Athlon XP2500+,它的運行頻率為1.83GHz。與其它兩款Barton核心的處理器一樣,Athlon XP2500+在333MHz前端總線下運行,目前三款處理器已經(jīng)在反映較快的國外市場已經(jīng)上市,相信不久后在會登陸國內(nèi)市場。
Barton核心的功耗:
在核心電壓上,三款Barton核心的Athlon XP與Thoroughbred核心的Athlon XP處理器一樣為1.65V,核心最高耐熱溫度也同樣為85度。Athlon XP3000+的功耗達到了74.3W,如果你使用這款處理器的話建議您一定搭配一個功率足夠大的電源。但是由于運行頻率相對降低,在功耗方面Barton核心相對Thoroughbred核心的Athlon XP來說還是有非常大的改進。你可以看到Thoroughbred Athlon XP2800+功率也為74.3W,與Athlon XP3000+一樣,而Barton核心Athlon XP2800+的功率反而降低到68.3W,比舊的Athlon XP2800+降低了6W。
在實際測試中Barton核心的Athlon XP的發(fā)熱量表現(xiàn)令人滿意,可以說AMD告別了“火爐時代”。使用普通的風冷散熱,Athlon XP3000+的溫度始終維持在45多度(評測室使用敞開測試環(huán)境,室內(nèi)溫度在22度左右),摸上去僅僅有溫溫的感覺。其實在這之前的B0核心Athlon XP在控制發(fā)熱量方面已經(jīng)相當出色,從我們下面的溫度測試對比中可以看到Barton與Thoroughbred-B核心的Athlon XP處理器在溫度控制上已經(jīng)非常不錯。低發(fā)熱量也給處理器在超頻方面帶來了更多的方便,可能很多朋友都在使用Athlon XP1800+ OC Athlon XP2700+了。
Barton核心兼容性:
對于目前主流的Athlon XP芯片組,如KT400、KT333、nForce2以及SiS746FX應該都可以很好的支持Barton核心的Athlon XP處理器(需要更新到最新版的BIOS),而老一些的KT266A等芯片組由于不支持166MHz而與它無緣了。一般來說只要你的主板芯片組滿足兩個條件即可使用新的Athlon XP處理器:核心電壓支持1.65V,系統(tǒng)外頻支持166MHz。
而對于Thoroughbred B0核心的Athlon XP處理器來說兼容度更廣一些,只要支持1.65V核心電壓和133MHz外頻即可,這個條件對于大多數(shù)Athlon XP芯片組來說都可以滿足,當然如果你想超頻使用的話,則需要搭配比較好的內(nèi)存或者主板支持倍頻調(diào)節(jié)。<
目前我們破解Athlon XP處理器倍頻的方法有兩種:
第一種破解方法是通過連接Athlon XP的兩個針腳。Athlon XP通過背面的一個針腳的電壓值決定倍頻是否可以自由調(diào)節(jié)。我們所需要做的是將這可針腳同鄉(xiāng)鄰的一顆針腳相導通,這樣獲得了所需要的電壓值,處理器的倍頻就可以自由調(diào)節(jié),下面是改制的簡單方法。
首先我們需要一根細銅線,就是我們家里的電線里那種(相信家家都有吧)。然后我們在Athlon XP處理器的外側針腳上打一個結。如圖,這個結打成死捆就行,不要太松,也不要太緊,最好是此結的大小同兩個針腳的距離一樣。然后取下來截斷多余的部分,不要留線頭,線毛。下面的工作我們需要一根鑷子來輔助完成,找到處理器左上角的兩個針(紅圈部分),用鑷子小心的將剛剛做好的銅絲換套在上面,輕輕推下去。注意四周一定不能和其它針腳相接觸上,否則您的Athlon XP“嗚呼”了我也會悲哀的:P
OK,安裝上CPU,我們就可以在BIOS中自由的調(diào)節(jié)倍頻了。
第二種破解方法是連接SocketA插座上的兩個焊點。這種方法的破解原理同第二種方法是完全一樣的。最終都是導通上面所說兩個針腳。然而看上去這種方法似乎更簡單,因為它僅需要一根大頭針。下面是操作的具體方法。
我們需要一把尖嘴鉗和一個大頭針以及透明膠條來作為操作的工具。首先我們先目測一下主板背面這兩顆針腳之間的距離,大概3毫米左右。然后用鉗子將大頭針帶尖的一頭鉗出一個大約4毫米的彎。接著將透明膠布裹在大頭針上,注意剛剛打彎的部分不需要裹。這樣可以防止堅硬的大頭針劃傷主板。接著的工作需要我們費點功夫,在主板上找到位置連接上面的兩個針腳,最后用透明膠布固定。當然我們一定要注意到的問題就是千萬不要讓大頭針的導電部分接觸上其它的針腳。
這樣,處理器倍頻再次被我們破解,不過此做法的特點是有一定危險性。如果您還有更方便破解Athlon XP倍頻的方法也可以告訴我們。<
下面我們來實戰(zhàn)一下Barton和T-B核心Athlon XP處理器的超頻。超頻過程中我們僅僅使用了普通的風冷,而沒有采用夸張的散熱設備,屬于常規(guī)超頻。首先我們來看看T-B核心Athlon XP1800+的超頻,這種Athlon XP1800+倍頻沒有鎖定,直接由市場上購得,沒有經(jīng)過任何的挑選,它的默認倍頻為11.5,外頻133MHz,實際頻率1.53GHz。
直接上166MHz外頻,不加電壓,運行頻率達到了1.91GHz,運行Super PI 4M單位穩(wěn)定
然后我們挑戰(zhàn)更高的頻率,將倍頻調(diào)節(jié)到12X,外頻為166MHz,1.75V電壓,運行頻率達到2GHz,顯示為2600+,穩(wěn)定通過Super PI 4M測試
再次挑戰(zhàn)更高的頻率,12.5X179MHz,1.75V電壓,運行頻率達到2.24GHz,Super PI 4M穩(wěn)定通過,不過這時主板無法正常顯示其PR值
緊接著也對Barton核心的Athlon XP3000+進行了超頻:
不增加核心電壓,外頻可穩(wěn)定調(diào)節(jié)到175MHz,增加核心電壓后可將外頻穩(wěn)定到182MHz,運行頻率達到了2.38GHz,相當不錯。
AMD已經(jīng)宣布了400MHz系統(tǒng)總線的Athlon XP發(fā)展計劃,因此我們熱血沖刺一把200MHz外頻。
破解倍頻后設定在10X,將處理器外頻調(diào)節(jié)到200MHz,運行頻率為2GHz,下面進行了簡單的內(nèi)存和處理器子系統(tǒng)性能測試。
可以看到系統(tǒng)總線速度的提升有效的增加了處理器與系統(tǒng)內(nèi)存之間的帶寬,從內(nèi)存測試中可以看到,內(nèi)存性能一下子飆升到3000多分,這個成績已經(jīng)能同PC1066和雙通道DDR266媲美。
另外在的處理器測試中可以看到,400MHz系統(tǒng)總線對其成績幾乎沒有任何的提升。<
測試平臺:
性能優(yōu)秀的nForce2平臺當然是Athlon XP3000+處理器非常好的搭檔,主板選擇了性能表現(xiàn)出色的Leadtek K7NCR18G Pro
顯卡我們使用了泰安的G9700 Pro,它是少有的非公板Radeon 9700 Pro顯卡,大廠出品,做工用料極為出色,并且還可以實現(xiàn)相當可觀的超頻能力,是DIYer發(fā)燒友的良好選擇
硬件測試配置:
測試方案說明:
在測試平臺的選用上我們選擇了當前整體性能最強的Athlon XP芯片組nForce2,在上次的nForce2、KT400、SiS746FX芯片組測試中我們已經(jīng)體會到nForce2芯片組的性能優(yōu)勢,尤其是在166MHz外頻下nForce2芯片更能將Athlon XP的性能發(fā)揮的更好。
在對比處理器的選擇上我們特意選擇了Athlon XP2700+,而不是在Athlon XP3000+之前最近發(fā)布的Athlon XP2800+,因為Athlon XP2700+的實際運行頻率為2.16GHz(13×166),同Barton核心的Athlon XP3000+(13×166)相同。從此我們可以比較出二級緩存大小對Athlon XP二級緩存的影響情況。
總而言之,測試分為系統(tǒng)整機性能、處理器子系統(tǒng)性能、內(nèi)存子系統(tǒng)性能、圖形性能、視頻以及音頻編碼性能、2D/3D圖形處理性能五大模塊進行,全面有效的考察各個處理器之間的差異。<
ZD Business Winstone 2002 1.0用來測試系統(tǒng)商業(yè)辦公性能,如Word、Excel、Netscape Communicator;ZD Content Creation Winstone 2002 1.0.1則用來測試系統(tǒng)的Web、圖形和多媒體等內(nèi)容創(chuàng)建性能,如Adobe Premiere、Adobe Photoshop、Netscape Navigator和Macromedia Dreamweaver等,具體成績?nèi)缦拢?/P>
在Business Winstone 2002測試中,Athlon XP3000+性能表現(xiàn)良好,較同頻率的Athlon XP2700+高出大約6%,同3.06GHz Pentium 4相比有較明顯的優(yōu)勢,二級緩存容量的提升對于商業(yè)應用方面提高顯著。
Athlon XP3000+在Content Creation Winstone 2002測試中表現(xiàn)也相當不錯,同Athlon XP2700+相比性能提升了約4%,但同3.06GHz Pentium 4相比仍有點差距。<
Sisoft Sandra2002處理器子系統(tǒng)測試項目是純粹的CUP性能測試,基本不涉及系統(tǒng)其它部分的影響。
CPU Arithmetic與CPU Meida測試中Athlon XP3000+的整數(shù)運算性能優(yōu)勢明顯,正好對應了上面的系統(tǒng)綜合性能測試中的Business Winstone 2002中主頻為2.17GHz的Athlon XP3000+超越3.06GHz Pentium 4的情況。由于SiSoft Sandra 2003特別為超線程技術優(yōu)化,因此開啟超線程后3.06GHz Penitum 4處理器性能獲得巨幅提高。
而在處理器的浮點運算方面,3.06GHz Penium 4憑借SSE2指令集的優(yōu)化小勝Athlon XP3000+,同樣開啟超線程后3.06GHz Pentium 4再次獲得大幅度的性能提升。需要強調(diào)的是,一套好的系統(tǒng)并不只取決于處理器的性能,只有系統(tǒng)各個部分的優(yōu)化組合才能獲取更好的性能。<
對于內(nèi)存性能方面的考察一直以來沒有一款絕對完美的測試軟件,即使是最新的SiSoft Sandra2003對于搭配雙通道DDR內(nèi)存的nForce2芯片組也是“束手無策”,無法很好的反映出實際的內(nèi)存帶寬。
搭配雙通道DDR333內(nèi)存的nForce2系統(tǒng)理論內(nèi)存帶寬可以達到5.4GB/s,但是測試成績同搭配理論內(nèi)存帶寬為4.2GB/s的i850E芯片組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我們再次引入Futruemark 3DMark03測試,其主要分為游戲性能測試和CPU性能測試。游戲性能測試分為四個場景,第一個基于DirectX7.0開發(fā),名為“Wings of Fury”;第二個基于DirectX8.1開發(fā),名為“Battle of Proxycon”;第三個也基于DirectX8.1開發(fā),名為“Troll''s Lair”;第四個場景基于全新的DirectX9.0開發(fā),名稱為“Mother Nature”。
Futuremark 3DMark03 Pro:Game Test
與3DMark2001SE不同,在圖形性能測試中幾款處理器反映出的差距并不大,最終得分主要取決于系統(tǒng)搭配的顯卡性能。在強大的Radeon 9700 Pro推動下實際運行頻率僅為2.17GHz的Athlon XP3000+在640×480、1024×768分辨率成績分別達到了7190分和4857分,與Pentium 4 3.06GHz成績相差無幾。
如果說針對圖形性能的測試部分還不能很好的反映處理器性能之間的差異的話,我們再來看看3Mark03 Pro中的CPU性能測試部分。處理器性能測試以Game1和Game3場景進行,但將分辨率以及畫面紋理細節(jié)盡量降低,以盡量減少顯示系統(tǒng)對測試成績的影響。
Futuremark 3DMark03 Pro:CPU Test
處理器性能測試中我們更容易區(qū)分出幾款處理器性能的差距,兩款Athlon XP處理器表現(xiàn)相當出色,Athlon XP3000+成績超越了3.06GHz的Pentium 4處理器,Athlon XP2700+成績只略低于2.80GHz的Pentium 4處理器。<
3DMark2001SE一直是衡量顯卡DirectX3D綜合性能表現(xiàn)的最好工具,處理器性能對其最終成績影響也相當大。3DMark2001SE中的四個場景中的前三項場景均有低細節(jié)度與高細節(jié)之分,最后一項測試采用了Pixel Shader渲染指令,只有支持DirectX 8的顯卡才能完成測試。
從3DMark2001SE具體測試成績看,無論在640×480 16bit還是在1024×768 32bit分辨率下Athlon XP3000+處理器均取得了領先,而Athlon XP2700+處理器與2.80GHz的Pentium 4相比也有685和308分的領先優(yōu)勢。
運行頻率同為2.17GHz的Athlon XP3000+與Athlon XP2700+在兩個分辨率下性能差距分別在4.6%和4%左右,我們可以看到對于3D游戲的應用方面,提升二級緩存的容量對于提升性能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并沒有當初Pentium 4的二級緩存由256KB提升到512KB的性能提升幅度明顯。<
Quake3 Arena不僅是“FPS”游戲的超經(jīng)典代表之作,而且其出色的游戲引擎也使得三年以來我們一直將其做為測試硬件的一個基礎標準。Quake Arena中選用了“Fastest”、“HQ 1024×768”兩種模式進行測試。Fastest模式下將顯示系統(tǒng)對成績的影響降到最低,重點考察處理器、芯片組以及內(nèi)存方面的性能。HQ 1024×768模式則重點考察處理器、芯片組以及顯示系統(tǒng)方面的性能。
Quake3 Arena是對內(nèi)存帶寬與前端總線帶寬相當“敏感”的測試游戲,Pentium 4處理器借助i850E芯片組搭配雙通道PC 1066 RDRAM內(nèi)存的優(yōu)勢依然取得相當大的性能領先,2.80GHz的Pentium 4處理器的成績也在Athlon XP3000+以上。
借助更大的二級緩存,與Athlon XP2700+相比Athlon XP3000+性能有一定提升,但提升并沒有像上面3DMark2001SE的測試幅度一樣大,兩個分辨率下均有3%左右的提升。另外,在我們前面的《戰(zhàn)火重燃,主流“Athlon XP”芯片組橫向測試》測試中已經(jīng)可以看到nForce2 SSP芯片組對于Athlon XP性能的提升提升也有相當大的幫助。<
Unreal Tournament 2003(以下簡稱UT2003)采用了全新引擎,游戲的畫面品質(zhì)以及效果相當出色,而UT2003的姊妹作品——Unreal 2也采用UT2003的引擎開發(fā),目前已經(jīng)上市,第一人稱射擊的瘋狂玩家千萬不可錯過:P
DigitalExtremes Unreal Tournament 2003
Athlon XP3000+在此項測試中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優(yōu)勢,與3.06GHz的Pentium 4處理器相比,即使是Athlon XP2700+也將其拋在后面,而二級緩存增大后的Athlon XP3000+性能又有了進一步的提升,640×480與1024×768分辨率下都有6%左右的大幅度提升??梢钥吹皆谏厦鎺讉€測試中大容量Cache對于游戲性能的幫助。<
Comanche 4也是支持DirectX 8.1的游戲,雖然這款游戲采用的游戲引擎非常前衛(wèi),但是其對處理器性能的依賴性過于嚴重,以至于我們用Radeon 9700 Pro顯卡測試時無論在1600×1200還是在1024×768分辨率下得到的結果幾乎沒有差距,因此我們干脆用它來考察不同處理器性能之間的差異。
Athlon XP3000+的大Cache在Comanche 4測試中再次發(fā)揮了效力,與Athlon XP2700+相比Barton核心的Athlon XP3000+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性能提升,但是同Pentium 4 3.06GHz相比Athlon XP還有大約10%左右的差距??傮w來說,核心并沒有經(jīng)過重新設計,僅僅是增加了二級緩存容量對Athlon XP處理器在游戲中的性能提升還是相當有幫助的。<
當前的DOOM III雖然僅僅是泄漏出來的Alpha版本,但仍然可以反映出未來游戲的發(fā)展趨勢,最近兩年能令無數(shù)玩家激動的經(jīng)典游戲大作少之又少,而且還有不少玩家抱怨游戲的開發(fā)速度已經(jīng)被硬件的發(fā)展拋在后面,也是直到DOOM III的泄漏才又引起了無數(shù)玩家的瘋狂。
到底是Athlon XP系統(tǒng)還是Pentium 4系統(tǒng)在DOOMIII上的表現(xiàn)更好呢?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出主頻速度為2.17GHz的Athlon XP3000+超越了3.06GHz的Pentium 4處理器,在640×480、1024×768分辨率下均有2幀左右的優(yōu)勢,即使是Athlon XP2700+也不輸于3.06GHz的Pentium 4。在不提升頻率的情況下,512KB的二級緩存再次給Athlon XP帶來了游戲性能上的提升。<
測試所用VOB影片片斷《蟲蟲特工隊》
MPEG4視頻編碼是現(xiàn)在非常流行的應用,非常依賴處理器的計算能力。我們用FlaskMPEG+DivX 5.1進行編碼測試,壓縮輸出視頻格式為720×480、NTSC制式的AVI格式視頻文件,其測試結果為編碼204MB vob文件需要的時間。
比較遺憾的是二級緩存容量的增加對DivX編碼的幫助非常小,可以看到512KB二級緩存的Athlon XP3000+僅比256KB二級緩存的Athlon XP2700+提升了不到1%,而MP3音頻編碼方面則沒有任何的提升。<
Adobe的Photoshop 7.0是非常流行的專業(yè)圖像處理軟件,測試中采用的圖像文件規(guī)格為42.6cm×29.1cm,350dpi的帶圖層PSD文件,文件大小為159MB,打開后占用314.1MB的內(nèi)存;在具體的測試項上,Despeckle、Rotate Arbitary和RGB To CMYK這三項都是專業(yè)平面制作中經(jīng)常會用到的功能。
在Adobe PhotoShop 7.0測試中,512KB二級緩存的Athlon XP3000+相對于Athlon XP2700+雖有一定提升,但相對來說提升幅度相當有限。<
3D Studio Max系列是最流行的3D建模軟件,最終渲染過程能充分的考察出CPU的運算能力,3D Studio Max 5已經(jīng)對Pentium 4的SSE、SSE2指令進行了極大的優(yōu)化,可以大幅提高渲染性能。
從實際測試的結果看,Athlon XP3000+的大緩存并沒有對3D Studio MAX 5的最終渲染起到任何幫助,相對于同頻率的Athlon XP2700+來說性能提升極微。同Pentium 4 3.06G相比,Athlon XP3000+仍有大約8%左右的差距,它的渲染速度只比Pentium 4 2.8G稍好??傮w來看,3D Studio MAX 5最終渲染速度更取決于處理器主頻、二級緩存頻率(實際上現(xiàn)在二級緩存頻率普遍等同于于處理器主頻),而二級緩存的容量對性能影響提升并不明顯。<
測試總結:
由于Athlon XP處理器來說,進一步提升頻率已經(jīng)相當困難,因此高主頻產(chǎn)品很難進入量產(chǎn),所以AMD決定將Athlon XP的二級緩存提升到512KB,這樣就可以在較低的頻率下獲得更好的性能,從而解決Athlon XP頻率提升困難的問題。
從測試情況來看,二級緩存的增加對于Athlon XP處理器在商業(yè)應用方面性能的提升頗有益處,而在游戲性能方面Barton核心的Athlon XP表現(xiàn)也非常好,與同頻率256KB二級緩存的Athlon XP相比性能提升在3%到5%之間,但是對于多媒體視頻、音頻壓縮以及3D渲染方面增加的256KB二級緩存還發(fā)揮不了太大的效用。
在同Pentium 4 3.06G系統(tǒng)的比較中,我們發(fā)現(xiàn)在游戲中Athlon XP3000+取得不了小的優(yōu)勢,而在多媒體應用方面則還有些差距。
值得稱贊的是AMD在控制發(fā)熱量方面取得了不小的進步,在測試環(huán)境下處理器溫度始終維持在45攝氏度左右,而我們還沒有使用最優(yōu)異的散熱風扇;功耗上Athlon XP3000+依然是相當?shù)拇?,我們?nèi)孕枰獮樗钆湟粋€大功率電源,不過其74.3W的功耗比起Pentium 4 3.06G的81.8W還要小一些。
測試感受:
Barton核心的Athlon XP3000+的推出讓AMD再次追上了Intel的步伐,對于Barton核心的Athlon XP來說,它僅僅是在二級緩存上進行了增容,Athlon XP的結構體系仍然沒有得到根本上的改進,所以頻率提升困難仍然是AMD目前的大問題。AMD要同Intel在高端市場上繼續(xù)對抗仍然需要更多的努力,想要在處理器市場上獲得全面的翻身還需要等六個月之后推出的Athlon 64處理器的表現(xiàn)了。
近期AMD已經(jīng)正式通知下線主板廠商400MHz前端總線的Athlon XP處理器計劃,其將在五月發(fā)布,在Athlon 64處理器上市之前AMD還將憑借Barton核心的處理器支撐大梁,因此更高主頻、更快前端總線速度的Athlon XP處理的到來仍值得期待。<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