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教育上升到社會問題 我們該做什么?
年初,一篇題為《別讓散養(yǎng)害了孩子》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被瘋轉,加上最近被媒體放到視線中心的校園欺凌事件,兒童教育問題再一次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兒童教育問題本來就是一個社會問題。
?。▓D片來源:Wikimedia)
教育模式轉變:夾縫中的尷尬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中國傳統的家庭教育方式已經越來越跟社會脫節(jié),而適應新環(huán)境的教育方式又不夠成熟,這讓現在的兒童教育處在了一個極其尷尬的夾縫中。一方面,家長們都清楚過去那種“父為子綱”的家庭關系不利于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另一方面,從小接受傳統教育的他們又不知道如何與孩子建立新的關系。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家長索性把自己搞不定的教育問題全部丟給學校,所以,散養(yǎng)、快樂教育、讓孩子自由成長,成為許多父母的口頭禪。殊不知,所謂“散養(yǎng)”,并不等于放任不管,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從來都是同一事情的兩個方面。在道德培養(yǎng)、性格塑造等方面,家庭教育的地位無可替代。
?。▓D片來源:Wikimedia)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要經歷一個從他律到自律的轉換過程。如果在這個時期沒能得到家長的正確引導,就很容易養(yǎng)成散漫、任性的性格,這種性格隨著年齡的增長將會更加難以改變。據報道,如今有一些經濟寬裕家庭中的孩子,在青春期遇到厭學問題,究其根源,很多都是因為在兒童時期,家長們只是單純的滿足孩子的興趣,并沒有通過深入的溝通走進孩子的內心,也沒有進行正確的引導。
同樣,缺乏溝通和如今頻發(fā)的校園欺凌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將近期發(fā)生的校園欺凌事件放在一起,不難發(fā)現,無論是被欺凌者還是欺凌者,和父母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溝通障礙。引用中關村二小事件中被欺凌者母親的話就是: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僅因為他們沒有自我保護能力,還因為他們對作惡毫無自控能力。你不告訴他那是惡,他能把人逼死。你不告訴他要反抗,他能被別人逼死。
孩子不說,家長不問,等到矛盾激化,產生的后果往往會讓一個、甚至幾個家庭為之付出慘痛代價。當然,校園欺凌遠沒有這么簡單,真要分析起來,可能三天三夜也講不完。本文引用相關事例,僅為佐證溝通和陪伴在兒童教育中的重要性。很多家長并不是不想多陪孩子,而是迫于工作壓力,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深圳市金剛蟻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旗下的小憶機器人,正是誕生在這樣的背景下。
走進孩子內心:從建立親子關系開始
“親子關系原為遺傳學中的用語,指親代和子代之間的生物血緣關系,在心理學中指的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相互關系?!笔羌彝ブ凶罨尽⒆钪匾囊环N關系,能夠直接影響兒童的身心發(fā)展。作為一款專為兒童設計的機器人,小憶機器人正是從親子關系入手,以“情感”和“陪伴”進入孩子的世界,然后引導父母去看、去聽、去感受這個世界。
當然,怎么想是一回事,做成什么樣又是另外一回事。以產品的角度來看,兒童產品的設計,應該遵循趣味性、易用性和益智性這三個基本原則。而小憶則是在這三個原則的基礎上,通過三個步驟,循序漸進地幫你走進孩子的情感世界。
首先是走進,想檢驗一個兒童機器人設計是否成功其實很簡單,把它放到桌上,看看是不是所有路過的人都會跑過來把玩就行了,外形不能吸引人的兒童機器人,注定會被孩子丟在角落里吃灰。圓滾滾的身體,加上百變表情包,蠢萌、吸引力,這是小憶外形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而這樣的形象,對孩子來說,則代表著好玩和容易接近,這也是他們會主動探索一件事物的重要前提。
然后是連接,情感的表達,往往以人為對象,為了讓孩子敞開心扉,小憶在行為上,也必須要更像一個真人。這一切都從小憶的一句:“好無聊呀,來陪小憶玩嘛!”開始,機器人會主動找孩子聊天,聊著聊著,距離就更近了,就像一個相知多年的老朋友,平時不敢和父母說的話,可以和小憶說;成長中每一個精彩瞬間,都會被小憶抓拍,然后同步到父母手機端的APP。
“我今天做了一件很厲害的事,等爸爸回來一定要跟他說說”,然而等你回到家,孩子早已沒了興致。很多時候,缺乏了解是因為缺少溝通,而缺少溝通又會導致缺乏了解,這似乎是一個死循環(huán)。而小憶的出現,則是在這個圈中間劃了無數箭頭,即使不在孩子身邊,也能隨時了解孩子動態(tài),機器人端和手機端都可以隨時發(fā)起視頻通話。我想一直陪伴在你身邊,這叫愛;我真的做到了,你也感覺到了,這叫信任。
建立連接之后,小憶強大的教育功能就開始逐漸體現出來。小憶針對兒童的認知習慣,采用了十分豐富的展現形式,孩子說出“我想看xxx”屏幕上就會顯示對應動畫和聲音。除了擁有百科全書級別的知識庫之外,小憶還引入了喜馬拉雅、貝瓦兒歌等專業(yè)的內容資源,內容的不斷更新,也為小憶的未來帶來了更多的可能。
教育從來就不是單向的,在幫助孩子學習知識的同時。父母在小憶的引導孩子學習、對話的過程中,無形中也在被小憶引導著學習一些與孩子相處的方法,學習正確的陪伴方式。
與孩子建立怎樣的關系,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及親子之間的溝通方式,這些方式因人,因家庭而異。目前兒童教育問題,很大程度上都源于父母不知道該與孩子建立怎樣的關系,更不知道如何去建立。像小憶這樣的陪伴機器人的出現,可以說是通往建立良性親子關系道路上的一臺強勁發(fā)動機,往大了說,對兒童教育事業(yè),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葉一舵, 白麗英. 國內外關于親子關系及其對兒童心理發(fā)展影響的研究[J].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2):130-136.
更多小憶機器人的信息請訪問官網:點我直達 。
注: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p>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