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發(fā)展歷程!AMD速龍經(jīng)典處理器回顧
[泡泡網(wǎng)CPU頻道 6月12日] 在CPU這個領域里,想必大家張口就能說出他們的名字,沒錯,全球唯有實力的兩大CPU生產(chǎn)商:INTEL和AMD。前者出生于1968,后者1969年誕生。那么,今年對于AMD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因為它已經(jīng)走過40年的發(fā)展歷程,同時2009年對于Athlon品牌也是個特殊的年份,因為它最初是在1999年誕生的,到今年Athlon II正式推出,正好是10周年!為此,我們認為有必要對這10年的發(fā)展歷程做一個簡單的回顧,來細數(shù)這10年當中Athlon產(chǎn)品一路走來,帶給我們哪些值得珍藏的回憶!
Athlon品牌名稱取自田徑運動的“十項全能” (Decathlon),也代表了一種“競賽”的精神,我們的話題從這里開始:
1999年6月23日,Athlon誕生,當時為K7架構,主頻從500-700 MHz之間,配備512KB二級緩存
1999年6月23日,AMD公司推出了具有重大戰(zhàn)略意義的K7微處理器,并將其正式命名為Athlon。這款處理器也是現(xiàn)任AMD CEO的Dirk Meyer開始主管處理器部門后推出的產(chǎn)品。而正是這款產(chǎn)品給中國用戶帶來以性能強勁的第一印象。
K7有兩種規(guī)格的產(chǎn)品:第一種采用0.25微米工藝制造,使用K7核心,工作電壓為1.6V(其緩存以主頻速度的一半運行);第二種采用0.18微米工藝制造,使用K75核心;工作電壓有1.7V和1.8V兩種。上述兩種類型的K7微處理器內(nèi)部都集成了2130萬個晶體管,外頻均為200MHz。
Athlon包含128KB的L1Cache(PⅡ/PⅢ只有32KB);512KB~1MB L2 Cache。同時,它還采用了全新的宏處理結(jié)構,擁有三個并行的x86指令譯碼器,可以動態(tài)推測時序,亂序執(zhí)行;K7擁有一個強勁的浮點處理單元,在3DNOW!指令的幫助下會有更進一步的3D和多媒體處理能力,這個先進的FPU使K7擁有超越其他x86微處理器2倍的性能!另外,K7采用了一種類似于Slot1的全新的SlotA架構,從物理結(jié)構上兩者可以互換,但后者的電器性能和前者完全不兼容。在總線方面,使用的是Digital公司的Alpha系統(tǒng)總線協(xié)議EV6,外頻達200MHz;Athlon是AMD第一個具有SMP(對稱多微處理器技術)能力的桌面CPU,即使用者可以用Athlon構建雙微處理器甚至4微處理器系統(tǒng)!
2000年3月6日,世界出現(xiàn)第一款速度達到1GHz的處理器——Athlon 1GHz
自1999年6月23日首度亮相至2000年3月6日短短不到10個月的時間里,K7微架構的Athlon處理器便完成了一項至今仍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壯舉”,就是先于Intel發(fā)布了首款1GHz時鐘頻率的Athlon處理器(Magnolia核心),來對抗Intel Pentium III處理器。
2001年10月9日,Athlon XP處理器出現(xiàn),“XP”指Extreme Performance(卓越性能),重啟PR值對CPU性能進行標注,最終頻率為1733MHz,PR值為2100+。
Athlon XP系列處理器加入了SSE指令的支持,并采用了更積極的銷售方式,在XP系列的處理器上標識著支持微軟的XP系統(tǒng)。在Athlon XP系列處理器上,AMD重新啟用了標稱值(PR)來命名處理器。具當時AMD官方介紹,這個PR值是將XP核心處理器的性能與Thunderbird核心處理器進行掛靠,比如Athlon XP 1800+是指在理論上該處理器的性能與1.8GHz (1,800MHz) Thunderbird 處理器相當。
2002年6月10日,新版Athlon XP處理器出現(xiàn),是是AMD首次采用0.13微米工藝的處理器
改進版的Thunderbird將生產(chǎn)工藝由180nm提升至了130nm,后來將總線頻率由100提升至133MHz (XP)和166MHz (T-Bred)。
最受歡迎的Socket A Athlon處理器采用的是Barton核心。Barton最早出現(xiàn)于2002年,其強大的超頻潛力得到了超頻玩家的歡迎。特別是Barton 2500+,因為這款處理器沒有鎖倍頻,在簡單提升倍頻情況下,可以輕松得將大部分的Barton 2500+處理器變身為當時的旗艦級產(chǎn)品3200+。
從技術角度看,Barton核心的L2緩存容量提升至了512KB,晶體管數(shù)量也由3700萬提升至了5430萬。
移動版 Athlon XP處理器同樣也具有很強的超頻能力,據(jù)說最高可超至3.1GHz穩(wěn)定運行。
2003年2月10日,出現(xiàn)配備512KB二級緩存的Athlon XP 3000+處理器
在Athlon 64發(fā)布之前,為了抵擋Intel兇猛的攻勢,AMD再次對Athlon XP處理器進行了改進,核心代號為“Barton”的Athlon XP處理器應運而生。新核心Athlon XP處理器二級緩存容量增加到原來的兩倍,而其它設計基本沒有變化。這樣在不提高頻率的情況下Athlon XP處理器的性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使得Athlon XP處理器又一次有了向Pentium 4挑戰(zhàn)的實力。2003年9月23日,第八代CPU(K8)——Athlon 64登場,首次支持64bit計算、并內(nèi)置內(nèi)存控制器。
如果你是AMD的忠實擁護者,這是你不能忽略的章節(jié)。AMD高調(diào)發(fā)布了第一款面向大眾用戶的Athlon 64系列處理器,這是第一款64位的處理器。此時,Intel還在忙于研究如何提升NetBurst架構的P4處理器的頻率。正是憑借該處理器有效的運算架構和內(nèi)置的內(nèi)存控制器,使得AMD再次坐上了性能之王的寶座。
早期的Athlon 64基于Socket 754接口,不支持雙通道內(nèi)存。后來升級為Socket 940后才能支持雙通道內(nèi)存。
2004年8月,Socket 939接口Athlon 64出現(xiàn),引入90納米工藝,加速64bit計算普及
在當時已經(jīng)逐步普及的64位技術,就是引導了新的消費需求才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不過從頻率提升以及制程技術上可以說并發(fā)展的那般迅猛,甚至在Intel平臺——頻率還出現(xiàn)了“倒退”,但在性能上卻繼續(xù)保持提高,那時芯片研發(fā)重新回到核心執(zhí)行效能和多任務處理上來。處理器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單核處理器也在當時淪落到了不及1G內(nèi)存價格的境地。不過當Socket 939 Athlon 64到了后,為我們帶來了雙通道內(nèi)存支持、 PCI-E支持,將性能王者顯得更為平民化。
2005年4月, Athlon FX/Athlon 64 X2出現(xiàn)
AMD在雙核心處理器發(fā)布后,但憑借著Opteron、Athlon兩條產(chǎn)品線的完整產(chǎn)品策略以及“真雙核”的架構優(yōu)勢,其這一波的聲勢絲毫不弱于Intel。通過早些時候的Athlon64以及現(xiàn)在的雙核版本Athlon64 X2,讓更多人認識到AMD是一家技術領先的企業(yè)
那么,雙核心Athlon64 FX60的每個核心有高達2.6GHz主頻和1024KB容量的L2 Cache,其速度也遠高于雙核心Pentium中一個核心的即使在多核心無法充分發(fā)揮的單線程應用環(huán)境。當時AMD方面的計劃,Athlon64 FX是主流應用的優(yōu)異產(chǎn)品,被直接宣傳成“GAME CPU”,目標用戶鎖定在極限3D游戲玩家,成為當時高端玩家追逐的優(yōu)異產(chǎn)品。
2006年5月底,首款Socket AM2接口雙核心Athlon 64 X2,支持雙通道DDR2 800內(nèi)存
為了保持桌面市場的統(tǒng)治地位,AMD推出了Athlon 64 X2系列處理器。Athlon 64 X2處理器擁有2個CPU核心,共享內(nèi)置的內(nèi)存控制器。該處理器內(nèi)部數(shù)據(jù)鏈路的性能要優(yōu)于Intel的雙核心設計。X2系列處理器加入了對SSE3指令的支持,但是重要的是該系列處理器仍然使用的是Socket 939接口。雖然并不是所有的主板都能夠支持,但是可以通過升級BIOS后都能支持Athlon 64 X2處理器。
2007年9月,桌面CPU規(guī)格最高的Athlon 64 X2 6000+出現(xiàn),Athlon 64 X2 5000+黑盒版誕生
CPU之爭多數(shù)是以主頻為衡量標準,那么在2007年AMD推出了主頻達到3GHz的速龍雙核6000+,無疑給Intel酷睿2雙核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對于主頻已經(jīng)上升到3.0GHz,在游戲方面的表現(xiàn)會非常出色,一時間成為當時玩家們追逐的優(yōu)異產(chǎn)品。
而同樣在2007年不得不說的就是,黑盒版速龍5000+,它把原本屬于最高端發(fā)燒級產(chǎn)品的不鎖倍頻特性帶到了主流市場,當時AMD還做過一個小活動,叫做“我為黑5狂”,這個活動的參與人數(shù)非常高,其不鎖倍頻的設計,同時讓更多消費者能夠輕松體驗20秒超頻的體驗,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黑盒版Athlon X2 5000+成為了又一代經(jīng)典之作。
2008年12月,AMD推出K10架構的Athlon 64 X2 7750黑盒版
Athlon X2 7750 黑盒版雖然是一款雙核處理器,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他完全采用了和AMD高端Phenom處理器一樣的架構,是一款出身高貴的雙核處理器,而且性能指標沒有任何縮水,是目前市場上唯一一款配備了三級緩存的雙核處理器。三級緩存的作用毋庸置疑,令Athlon X2 7750 黑盒版在游戲方面的表現(xiàn)更加搶眼。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游戲?qū)τ贑PU的緩存依賴性越來越高,擁有2MB超大三級緩存的Athlon X2 7750黑盒版自然獲益良多。
基于65nm K10微架構的速龍雙核處理器Athlon X2 7750 黑盒版的到來,有力地緩解了對手對于AMD主流市場的沖擊!Athlon X2 7750 黑盒版讓主流消費者可以輕松體驗到HT 3.0總線,2MB三級緩存,DDR2-1066內(nèi)存控制器以及Cool Quiet 2.0技術,而其強悍的超頻性能,更是吸引了很多Diy玩家的注意!
2009年6月,AMD推出45nm Athlon Ⅱ X2 250
首款45nm速龍雙核的型號為Athlon II X2 250,核心代號Regor,AM3接口,主頻3.0GHz(200MHz×15),HT總線與內(nèi)存控制器頻率均為2GHz,二級緩存2×1MB,無三級緩存,熱設計功耗65W,同時支持DDR2-800/1066和DDR3-1333/1600內(nèi)存。Athlon II X2 250也成為了主流市場中第一款支持DDR3技術和Windows7“XP”兼容功能的雙核處理器。
Athlon II產(chǎn)品定位入門級主流用戶及HTPC用戶的首選。 AMD整合平臺優(yōu)勢加上新的45nm雙核速龍,AMD在主流市場會繼續(xù)收復失地,另外以高性價比的價格以及方便的升級條件,相信新的速龍II會在玩家中刮起一陣選購熱潮。
[總結(jié)]:歷經(jīng)十年的發(fā)展,Athlon處理器見證了32位到64位的轉(zhuǎn)變,單核到雙核的轉(zhuǎn)變,未來我們還可以會看到這個處理器向更多核發(fā)展。45nm Athlon II將是一個新的起點,它將開辟一個新時代,繼續(xù)帶著它愛好“競賽”的信仰,來帶給我們更多新的技術及新的使用體驗。■<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