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高端時代!移動版Core i7搶先測試
泡泡網(wǎng)CPU頻道9月29日 不可否認(rèn),Intel在筆記本CPU領(lǐng)域一直處于領(lǐng)先的地位,而這種優(yōu)勢在于Intel成功地將臺式機處理器技術(shù)移植到了移動平臺上,就在幾天前,Intel成功的發(fā)布了移動處理平臺代號為Clarksfield的Core i7 Mobile處理器及對應(yīng)的P55M芯片組。
這標(biāo)志著Nehalem已經(jīng)成功的移植到了移動領(lǐng)域。事實上,在移動版Nehalem推出兩個星期后,Intel便發(fā)布了代號為Lynnfiled的Core i5處理器以及P55 Express芯片組,這并非偶然。事實證明,移動版Core i7與桌面平臺的Core i5使用了基本相同的架構(gòu)。由于Lynnfiled具有更低的功耗,所以這也是為什么移動平臺選擇了Lynnfiled,而非Nehalem。
這就意味著基于Core i7 Mobile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將擁有與臺式機Core i7/i5相同的架構(gòu),諸如內(nèi)置內(nèi)控控制器、使用三級緩存的層次架構(gòu),支持超線程技術(shù),以及Intel Turbo Boost睿頻技術(shù)。即臺式機之后,移動版Clarksfield也將逐步取代Penryn架構(gòu)的移動版四核心處理器,包括主頻為2.53GHz的Core 2 Quad Mobile QX9300,2.26GHz的Core 2 Quad Mobile Q9200以及2.0GHz的Core 2 Quad Mobile Q9100。
移動版Core i7處理器將有三個版本,旗艦級為Core i7-920XM,主頻為2.0GHz,通過睿頻技術(shù)可以超頻到3.2GHz;中端型號為Core i7-820QM,主頻為1.73GHz,通過睿頻技術(shù)可以超頻到3.06GHz;低端型號為Core i7-720QM,主頻為1.6GHz,通過睿頻技術(shù)可以超頻到2.8GHz。除了主頻上的差異,Core i7-920XM與Core i7-820QM的三級緩存均為8MB,而Core i7-720QM的三級緩存為6MB。另外Core i7-920XM的TDP功耗為55W,而Core i7-820QM和Core i7-720QM均為45W,(Core 2 Quad Mobile的TDP功耗為45W)。
Core i7 Mobile大約有774萬個晶體管,核心面積約為296平方納米,包含4個物理內(nèi)核,三個級別的緩存,并集成內(nèi)存控制器和PCI Express互連。
由于Core i7 Mobile集成了內(nèi)存控制器及PCI Express到處理器的互連,所以就沒有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北橋芯片,也就是說P55M芯片組的主要性能將取決于南橋芯片,處理器與內(nèi)存和顯卡之間的通信并不通過北橋,但與臺式機Core i7不同的是,Core i7 Mobile處理器與芯片之間的通信并不是通過QPI總線,而是通過傳統(tǒng)的DMI總線,這一點與臺式機的Core i5是相同的。另外,Core i7 Mobile只支持雙通道DDR3內(nèi)存,而非三通道,這與Core i5也是相同的。
Core i7-920XM和Core i7-820QM在緩存架構(gòu)方面與Core i5也是相同的,配備4*32KB一級指令緩存,4*32KB一級數(shù)據(jù)緩存,4*256KB二級緩存以及8MB的共享三級緩存。Core i7-720QM具備相同的的一級緩存與二級緩存,只是三級緩存縮減為6MB。
另外,與所有的Core i7處理器相同,移動版i7均支持超線程技術(shù),允許每個核心同時處理兩個線程,因此,四個物理核心可達到八個線程。
在Windows 7資源管理器界面上,你可以看到總計有8個核心在工作。當(dāng)然,實際上只有4個物理核心,顯示8線程是因為開啟HT超線程技術(shù)。
Intel Turbo Boost睿頻技術(shù)最先出現(xiàn)在臺式機Nehalem平臺上,然而,到了Lynnfield和Clarksfield,睿頻技術(shù)又進行了重大的更新,使之成為更加靈活和強大的性能推進器。
Core i7 Mobile處理器可以根據(jù)線程數(shù)量與負(fù)載對每個核心的工作頻率進行管理。以Core i7-920XM為例,當(dāng)單一線程的工作量較大時,睿頻技術(shù)可將其中一個核心的頻率自動提升到3.2GHz,其它三個核心的頻率不變,當(dāng)程序用到了多個線程時,又可將其中兩個核心的頻率提升到3.06GHz,或者將四個核心的頻率同時超頻到2.26GHz。
從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當(dāng)使用cinebench R10進行多線程測試時,單線程工作量與多線程工作量的差異,可以想見兩者的性能差異有多大。
通過P55M芯片組的架構(gòu)圖,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顯卡與內(nèi)存均與處理器直接相連,并不通過北橋。而處理器與芯片組之間采用了DMI總線連接。
另外,P55M芯片組支持14個USB 2.0接口和6個SATA 3.0Gb/S接口,并支持Intel Matrix Storage Technology RAID以及Intel High Definition Audio。同時P55M芯片組還支持8個PCI-Express 1X接口及千兆以太網(wǎng)。
我們拿到的送測樣品為Eurocom公司的Clevo W870CU,這是一款基于Intel Core i7-920XM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不過這只是一款工程樣品,最終產(chǎn)品將于10月發(fā)售。Clevo W870CU的外型十分彪悍, 2.25x16.25x11.0英寸且重約8磅,可以說,這樣的平臺隨身攜帶起來是十分不便的。且從配置來看,這款發(fā)燒級筆記本電腦的售價不會低于4000美金。
SiSoft SANDRA 2009 SP4測試
可以看到,Core i7-920XM處理器的一些性能已經(jīng)接近于臺式機的Core i7-975 Extreme處理器。
PCMark Vantage測試
在PCMark Vantage測試中,Core i7-920XM的性能完全超越了上一代的Core 2 Quad X9000,甚至在某些方面也大幅領(lǐng)先于臺式機的Core i7-920。
音頻/視頻編碼測試
LAME MT
X264視頻編碼
從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i7-920XM的性能十分驚人,接近自家桌面級產(chǎn)品,即便是和比自己頻率高出許多的Phenom II 965也不落下風(fēng)。
基準(zhǔn)性能測試
Cinebench R10
POV-Ray
通過測試,我們可以看到,i7-920XM將nehalem架構(gòu)的性能擴展到了筆電領(lǐng)域,性能即便是和現(xiàn)在中端臺式機相比,都有一定的優(yōu)勢。
3D基準(zhǔn)性能測試
3DMark Vantage
3DMark Vantage CPU TEST
由于受限于GTX280M的性能,所以3D性能上i7-920XM平臺不占太大優(yōu)勢,但在CPU性能測試上,在主頻遠低于Phenom II 965的情況下,性能表現(xiàn)類似,可以說clarkfield的單核效率是非常高的。
3D游戲性能測試
Left 4 Dead
Enemy Territory: Quake Wars
Enemy Territory: Quake Wars(低分辨率)
通過測試,我們可以看到,i7 920XM的性能足夠強勁,不是游戲幀率的瓶頸。同顯卡規(guī)格下,較Phenom II 965性能表現(xiàn)更強。
電池續(xù)航能力
強悍的性能帶來的副作用就是功耗,i7 920XM平臺也不例外,只有38分鐘的使用時間著實令人失望的,這意味著這樣一款筆記本你只能通過外接電源來使用,不過還好這僅僅是一款工程樣機,希望市售版發(fā)布的時候,電池續(xù)航能力能得到改善。
總結(jié):
性能方面,移動版Core i7是令人興奮的,幾乎在所有的測試中,均較大幅度的超越了上一代產(chǎn)品——Core 2 Quad X9000系列。取代X9000系列僅僅是時間上的問題。改進型睿頻技術(shù)可以使處理器根據(jù)不同負(fù)載而進行不同程度上的超頻,也結(jié)束了筆記本電腦不能超頻的歷史。
目前唯一制約其普及的因素恐怕就是價格了,下圖為Core i7 Mobile處理器及P55M芯片組的價格,旗艦級Core i7-920XM達到了驚人的1054美元,幾乎與桌面級旗艦產(chǎn)品Core i7-975 Extreme持平,即便是最低端的Core i7-720QM的價格也有346美元,但考慮到其超強的性能,這樣的價格也還算合理(920XM除外)。
相信在不久將來,諸如Alienware、華碩、惠普、東芝等各大廠商均會推出自己的基于Core i7 Mobile處理器的筆記本產(chǎn)品,以及之后32nm雙核心的Arrandale,再加上低端的Atom,Intel的產(chǎn)品線更加完善,到那時,不禁為Intel競爭對手的日子捏一把汗。■<
關(guān)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