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重磅新品賣不動!開售三天仍然供貨充足,果粉:貴而沒用!
2017年人工智能在手機行業(yè)算得上是一個新鮮名詞了,從人工智能美顏到人工智能芯片等等普通用戶幾乎看不懂的技術先后浮出水面,而伴隨這一技術發(fā)展的同時,人工智能音箱也成為了新一代的主流智能產(chǎn)品。
放眼國外,Sonos的Sonos One無線音箱、谷歌的Google Home Max高端智能揚聲器產(chǎn)品、亞馬遜的Echo;放眼國內(nèi),小米的小愛智能音箱、天貓精靈、京東叮咚等等可以說是人盡皆知。而在這其中,論實用性、性價比等小米小愛當之無愧,以至到現(xiàn)在每次發(fā)售都會被搶購一空,而且目前每人僅限購一臺,相比之下連續(xù)跳票、剛剛開售的蘋果HomePod就顯得有些尷尬了。
美國時間2017年6月5日,蘋果開發(fā)者大會2017正式推出了首款Siri智能音箱HomePod。不過此后HomePod就一直跳票,無限延遲發(fā)售日期,直到2018年1月26日(上周五)才正式上架預定,交貨日期為2月9日。但截至29日(三天后),各大蘋果在線商店以及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的一系列蘋果商店均顯示HomePod仍然有貨。而在百思買等電商平臺同樣顯示2月9日如期到貨的消息。
由于HomePod此前一直跳票,所以此次能夠上架的產(chǎn)品數(shù)量可以說少之又少,此前蘋果信心滿滿,但消費者目前看來對HomePod并沒有想象中那么興奮,很顯然就像此前預估iPhone X市場銷量一樣,蘋果嚴重高估了HomePod的市場需求。那么,自信滿滿的蘋果為什么會在HomePod上面栽了跟頭呢?根據(jù)各路媒體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不斷跳票失去非常好的市場時機
雖然HomePod推出時間較早,但連續(xù)跳票讓亞馬遜Echo和Google Home等競爭對手獲得了強大的市場份額。目前整個市場智能音箱市場已經(jīng)趨于飽和,而HomePod姍姍來遲,只能喝點殘羹剩飯。
2.價格虛高,功能不足
類似于SONOS、亞馬遜、谷歌均兼容Alexa語音集成,也可以與各種音樂流媒體服務,而HomePod只支持蘋果音樂。此外,HomePod的349美元比亞馬遜Echo或Google Home貴得多,因為這兩家科技巨頭提供的智能音箱價格低至50美元。
3.市場應對不足,競爭對手打壓
雖然HomePod可能是當前最好的智能音箱,其開售對競爭對手施加了極大的壓力,但友商及時調(diào)整市場策略進行了一系列優(yōu)惠活動,這讓蘋果有些措手不及。
同樣為智能手機品牌旗下的人工智能音箱,小米小愛和蘋果HomePod在各自大本營幾乎是冰火兩重天,日前美國外匯策略董事總經(jīng)理鮑里斯·施羅斯伯格告訴 CNBC,他認為蘋果正在犯一個“大錯誤”,因為沒有人會為蘋果正在推出HomePod買單,因為這些產(chǎn)品的功能遠不及需要的價格差距,這個“大錯誤”是否成真還有待觀察。但從iPhone 8/8Plus到iPhone X,再到今天的HomePod,連續(xù)的市場遇冷讓蘋果的銷售神話正在一步步淪為笑話,或許蒂姆·庫克先生真的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了。
本文編輯:吳永龍
關注泡泡網(wǎng),暢享科技生活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