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產品說事兒!09年筆記本新變化解析
泡泡網筆記本電腦頻道10月23日 未來筆記本將如何進化?這是一個上至行業(yè)廠商,下至普通百姓關注都關心的事情,寫這篇文章時,筆者認為這個話題極具互動性,因此如果您有更多更好的想法,可以在文章下面留言發(fā)表與我們一起討論。
接下來,編輯就以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為例,為您解析09年筆記本市場中的一些新變化,讓我們以實際出發(fā),結合用戶的實際體驗,和大家分享未來筆記本電腦或將發(fā)展的幾個方向。
如果您想對本文所述事件及觀點發(fā)表看法、如果您有筆記本電腦相關新聞線索、如果您對筆記本電腦產品及購買有疑惑,歡迎通過電子郵件與我們聯系:nb@pcpop.com。
● 糾結的選擇 16:10與16:9比例屏
“看電影無黑邊”這句16:9比例屏的廣告詞已經被太多廠商所使用,市面上的顯示器、一體機、筆記本、甚至一小部分手機都在發(fā)力普及該尺寸,或許我們不用追溯它的歷史,從“人體工程學來看”,人的視線更接近長方形而不是正方形,因此16:9要比16:10享受的視覺體驗更好,這也是影院使用超寬屏幕的原因,筆記本電腦亦如此。
生產16:9比例屏更有利于控制成本
從廠商的角度來講,16:9無疑要比16:10屏幕更受他們歡迎,用相同的資源切割出更多的面板,16:9屏直接被用來降低產品的成本,提高營銷利潤和市場競爭力。
16:9屏幕(右)播放高清視頻時杜絕了“黑邊”現象
全球首款16:9比例上網本——明基U101
就像當年明基推出的第一款寬屏筆記本電腦那樣,很多用戶都表示無法接受這個異類,不過當越來越多的影片被壓制成16:9比例,越來越多的游戲支持16:9比例模式時,您還會堅守“16:10”的陣地嗎?
16:10比例屏幕產品的圈子越來越小
綜上所述,16:9比例屏幕的優(yōu)勢在于視頻娛樂效果更好,制造成本更低;不足在于縱向顯示范圍不如16:10的產品,在一些實際使用中可能會造成不便。
目前來看,市場正處于16:9和16:10屏幕的過渡期,雖然改變是痛苦的,但16:9屏今年已大勢所趨,這是個不爭的事實,或許是時候調整閱覽習慣了……
● 11英寸/13英寸“黃金尺寸”走俏
“14、15英寸產品太沉、10、12英寸小本屏幕太小”,進入09年我們看到,逐漸進入市場主流價位的13英寸筆記本成為了不少消費者的選擇。
全球首款搭載CULV平臺的Acer3810T拉開了13英寸低價本市場競爭的序章
我們從用戶選購的角度來分析,目前13英寸的產品既包含迅馳1/迅馳2傳統平臺產品,又不乏如CULV這樣低功耗平臺的超輕薄本,況且還有“獨顯、集顯”,“16:9”、“16:10”的產品可選。相比被譽為“黃金尺寸”13英寸筆記本,目前10、12、14以及15英寸的產品配置“可選擇性”優(yōu)勢相對較小。
經測量,13英寸筆記本屏幕面積接近14英寸,達到14英寸屏幕面積的91.6%,然而相對12英寸屏幕,13英寸屏幕大得多,要知道12英寸屏幕只有13英寸屏幕面積的81.5%。
13英寸與14英寸屏幕顯示面積對比
屏幕面積的提升,擴展了液晶顯示器的應用范圍,13英寸可以很好滿足辦公商務,也有較好的視頻娛樂體驗,甚至幾乎與14英寸無異,原因是13英寸同14英寸屏幕分辨率基本相似,但14英寸屏幕像素點稍粗糙,而13英寸屏幕則顯得更細膩一些。
13英寸與14英寸屏幕視覺上的差距并不明顯
在上面的屏幕對比中,您是否認為13英寸(左)與14英寸屏幕視覺上的差距并不明顯呢?但更輕盈的機身、更多的配置選擇以及越來越低的價格讓該尺寸今年的關注度增幅不小。
說完13英寸,下面我們再來談談近期越炒越熱的11英寸筆記本,其實它并非新興產物,回顧去年,不論是索尼VGN-TT/TZ,還是獲紅點設計大獎的聯想Ideapad U110,我們看到該尺寸的小本都在走精英化的高端路線,往往以動輒上萬元的價格自居,面臨叫好不叫座的窘境。
走精英派高端路線的11英寸筆記本 索尼VGN-TT
到了今年夏天,在上游廠商Intel發(fā)布的ULV平臺技術的帶領下,11英寸小本迎來了一個不可錯過的機會,更低的功耗,相比上網本更強的性能讓不少人眼前一亮,最重要的是,產品的市場價格已經由萬元猛降到5000元左右的主流價位。
進入09年夏天 11英寸筆記本高貴而不貴
從近期升級到ULV雙核的Acer Timeline 1810T、戴爾Inspiron 11z和聯想IdeaPad U150可以看出,一些國際主流大廠已經開始率先發(fā)力11英寸筆記本,相信還會有更多廠商加入到11英寸產品的混戰(zhàn)中,未來的爭奪必將更加激烈。
自從芯片巨頭Intel的CULV平臺和筆記本i7處理器公布以來,受到了來自全球媒體、用戶以及相關從業(yè)者的廣泛關注。相對成熟的DIY行業(yè),硬件的革新無疑更能刺激筆記本市場,可以說這不僅僅是性能的提升,上游廠商的決策同時也映射著未來筆記本發(fā)展的走向。
縱觀時下筆記本市場,我們不妨拿桌面平臺作為參考點,大致可分為,“性能越接近它的”、“性能保守派”的和“性能越遠離它的”??疵志湍苤?,“性能保守派”即是目前常規(guī)電壓的筆記本(譬如Santa Rosa Refresh、Montevina和PUMA平臺產品),長久以來都是市場的主流;“性能越接近它的”即是優(yōu)異性能產品,譬如搭載i7處理器的ASUS M60和Studio XPS 16,它們的特點是卓越性能不計功耗;而“性能越遠離它的”則為近兩年的低功耗產物,上網本、CULV本和Yukon本都屬該范疇,輕薄化和高續(xù)航能力是其賣點。
“性能越遠離它的”Intel ULV平臺產品
“性能越接近它的”移動平臺Intel Core i7處理器
進入09年我們發(fā)現,“性能越接近它的”和“性能越遠離它的”產品的陣容逐漸擴大,尤其是新興的低功耗小尺寸筆記本,價格便宜且便攜實用,發(fā)展速度之迅猛讓一些曾經不看好這塊市場的人驚訝不已,然而這就是市場的規(guī)律;與此同時,今年的高性能筆記本也在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今年進入國內市場的Alienware、W90或者聯想小y。
有關筆記本電腦性能的兩極分化一直都在延續(xù)著,到了09年,兩者差距再一次拉大,相比之下,高性能筆記本發(fā)展相對緩慢,而低功耗產品發(fā)展勢頭迅猛。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兩極分化程度越嚴重,市場前進步伐就越快。
● 歷經數年發(fā)展 HDMI接口終成正果
隨著前幾年筆記本市場井噴式發(fā)展,很多家庭在擁有一臺式機的同時又購買了一臺小巧便攜的筆記本作為輔助娛樂或辦公用具。然而筆記本普遍采用12.1、13.3或14.1寸液晶顯示器,在我們享受移動便攜的同時也限制了其視覺顯示效果,這相對臺式機動輒19、22寸的大屏幕來說著實顯得有些委屈。
長久以來,用“VGA”實現視頻輸出的方法一直為筆記本所用,雖然操作方便快捷,但倘若用戶對畫質有更高的要求時,VGA接口并不能滿足用戶影音娛樂的要求,這時候,我們就要使用HDMI接口來實現高清輸出。
采用HDMI技術是目前實現高清視頻輸出最有效的方案
首先,HDMI可以滿足目前最高畫質1080P的分辨率,帶來較清晰的圖像質量;其次,HDMI支持DVD Audio等非常先進的數字音頻格式,支持八聲道96kHz或立體聲192kHz數碼音頻傳送,提供的音頻質量也能接受,同時視頻與音頻采用“一線接入”為我們操作提供了便捷;與此同時,HDMI的設備具有“即插即用”功能,且與DVI相比HDMI接口的體積更小,HDMI最遠可傳輸15米,比DVI長7米,能有效解決家庭娛樂系統背后連線雜亂糾結的問題。
回到我們的話題,07年時,具有HDMI接口的筆記本幾乎全部為搭載獨立顯卡的產品,且平均價格基本在7000元以上,尚屬高端娛樂產品的范疇;進入08年,HDMI接口開始全面發(fā)力,雖然相關產品平均售價在5000元左右,但還談不上普及。
超低價位本/集成顯卡本/超輕薄本全面普及HDMI接口
到了今年,配備該接口的一款神舟獨顯本率先以2999元的價格開賣,并且具備了流暢播放高清的性能。緊接著,我們在一些低功耗小尺寸機型上也發(fā)現了HDMI接口,譬如ULV與Yukon平臺的機型,甚至還包括一部分上網本。拋開實際意義不談,僅從“快捷影、音一線通”的角度來看,HDMI接口09年算是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普及。
● 網絡接入多元化 今天你的本本3G了嗎
如果說07年是超便攜筆記本電腦探知市場的一年,08年是上網本如雨后春筍般萌發(fā)的一年,那么09年上半年筆記本迎來了3G網絡盛宴。
先是全面占領上網本市場 接著3G將進軍傳統筆記本
半年前,我們評測的一臺“能隨時隨地上網的”上網本引起了不少朋友的關注,那個時候,使用2.75G EDGE無線模塊(支持中國移動發(fā)行的SIM卡)是一種比較流行的做法,但速度慢,資費高成為其發(fā)展瓶頸,然而3G的到來彌補了這方面不足,大大加強了筆記本電腦的實用性,目前已有多款3G上網本上市,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同時據我們了解,現購買中國移動定制機型,最高可獲得2100元補貼。(補貼話費600元、補貼網費1500元)。
TD-SCDMA數據流量套餐費用一覽
3G網絡很好的詮釋了上網本的用途
當然,今天我們看到3G上網本的僅僅是一個開始,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傳統筆記本電腦也會向著“隨時隨地上網”的宿命飛奔,最終也必將像WiFi無線網卡一樣,成為筆記本電腦的標準配置。未來沒有3G功能?只能被市場OUT。
● 筆記本LED背光屏不再高貴
眾所周之,TFT-LCD液晶屏主要采用兩種背光模組設計:一種是比較常見的CCFL(冷陰極燈管)背光模組,另一種是不太常見的LED(發(fā)光二極管)背光模組。前者可以簡單理解為在屏幕背設置幾根長形日光燈管,在筆記本產品上使用頗為廣泛,而后者則可以簡單理解為在屏幕后設置許多矩形發(fā)光二極管,更輕薄,顯示效果也更好,但制造成本相對較高。
配備LED背光屏的產品可以做得更加纖薄
雖然相對會貴一點,但是從色域、色彩、壽命、功耗、環(huán)保和輕薄等方面來說,LED背光屏都要比CCFL背光屏更好一些。因此,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我們建議大家最好還是多花些錢,購買一款LED背光屏筆記本。
配備LED背光屏的產品更加輕盈(主流尺寸14英寸本平均重量在2.3Kg)
前兩年,大多數筆記本電腦配備的顯示屏都屬于前者,直至現在,我們也只能說配備LED背光屏的筆記本在逐漸增多,還沒有達到普及的程度,但可以預見的是,CCFL屏最終將全部轉變?yōu)長ED背光屏,這個過渡在09年開始提速,現在我們看到,配備LED背光屏的筆記本已經賣到了3000多元,并且正在飛速向下延伸。
● 或將滅絕!?12英寸傳統筆記本
也許“滅絕”這個詞有些言重了,但回顧近期市場動態(tài),我們認為“12英寸傳統筆記本消失中”是個值得深思的話題。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中編輯所指的“12英寸傳統本”為搭載如Santa rosa、Puma、Montervina等平臺或者非平臺配置的產品,通常處理器功耗在25W以上,代表了目前主流的性能。
隨便走訪賣場幾個店面我們發(fā)現,目前店面銷售的12英寸傳統筆記本已明顯減少,盤點一線品牌,除了ThinkPad、惠普、神舟、華碩、戴爾、同方外,其余店面我們很難再看到該尺寸的傳統本。而新興的低電壓12英寸本則逐漸增多,譬如聯想的Ideapad S12、華碩的U20或者戴爾的Mini 12,市場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呢?我們不妨分析一下。
12英寸傳統筆記本正在漸漸淡出市場
還記得去年年初時,編輯從一些經銷商那里了解到,雖然12英寸傳統筆記本的銷量不如13、14英寸主流產品,但憑借著小尺寸,易便攜等優(yōu)勢,市場的關注度還是不錯的,在這其中女性消費者占有很大比例。
● 上網本不足以威脅12英寸傳統本市場
緊接著,08年火的一塌糊涂的上網本搶了傳統本不少風頭,這個普遍10英寸屏幕、1.2Kg左右重量的新生兒似乎在用身材證明自己,然而其較弱的性能令人感到遺憾,尤其是備受質疑的圖形性能,讓不少“性能派”唏噓不已。那個時候,12英寸筆記本價格普遍不低,與3000元左右的上網本在價格和性能上有較大差距,雖然只差了不到2英寸,但12英寸傳統本的市場關注度并沒有收到很大影響。
較大的性能和價格差 上網本對12英寸本的影響不大
● 低功耗13英寸尺寸產品受廠商推崇
再后來,到了今年年初,英特爾和AMD兩大巨頭先后發(fā)布了CULV和Yukon兩個低功耗平臺,與上網本不同,CULV和Yukon對應更大尺寸的產品。從產品端來看,OEM偏向13英寸的筆記本已成事實,一時間“低價實用的超薄本”受到推崇。
如今,市場帶給我們的現象是:“12英寸傳統筆記本更加難找”,是什么導致了用戶的選擇逐漸減少呢?
如果說去年的上網本井噴式發(fā)展建立了大眾對超便攜概念的理解,那么今年臺北電腦展悉數亮相的CULV筆記本無疑代表了不少廠商的觀點,“在未來一段時間內,13英寸的低功耗產品將成為超輕薄產品的主導,相應的,12英寸傳統本市場將受到一定削弱”。
多數主流廠商已加入“低功耗超輕薄低價本”的戰(zhàn)局
● 性能和需求決定用戶選擇
倘若我們僅從應用方面來分析,目前13英寸的產品既包含迅馳2傳統平臺產品,又不乏如CULV這樣低功耗平臺的超輕薄本,況且還有“獨顯、集顯”,“16:9”、“16:10”的產品可選。而目前12英寸搭載獨顯的產品屈指可數,價格表現普遍一般,在娛樂性和可選擇性方面也沒有占到任何優(yōu)勢。
12英寸的惠普DV2是為數不多的低功耗獨顯超薄本
● 12英寸的“消失”只是短暫現象
我們從本友中了解到,在12英寸的產品中,ThinkPad X200仍然是不少本友心中的首選產品,而12英寸的AMD Yukon低功耗獨顯本也有不錯的市場關注度。由此從大體上來看,12英寸作為傳統的主流尺寸,“消失”或許只是一個短暫的現象,隨著移動新平臺的到來、用戶對性能與便攜性的綜合需求,該尺寸傳統本未來必將卷土重來,擺脫目前尷尬的窘境。
● 2009操作系統年 早升級早享受
再過不久,久違多時的Windows 7操作系統就要正式發(fā)布了,正如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所說,Windows 7將是自微軟創(chuàng)建以來所開發(fā)出性能最強的Windows操作系統。就在近期,聯想集團攜手微軟首推Win7聯想“EE”認證,這也反映出筆記本廠商對新操作系統的重視。
筆記本廠商Windows 7升級計劃啟動
據調查,即將推出的Windows 7操作系統憑借著更快的運行速度和更強大功能倍受個人用戶和企業(yè)用戶關注,尤其對于國內用戶而言,家庭普通版和家庭高級版分別以399元和699元的全球最低價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
多數網友表示將第一時間成為Windows 7用戶
目前,國內外不少筆記本電腦廠商都開始提供Windows 7升級服務,通過官方進行升級對于不少老用戶而言無疑是個方便的選擇,另外不足百元(多為升級包運費和手續(xù)費)的升級價格相信大多數朋友都能接受。
在這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據我們了解,雖然升級的費用(多為升級包運費和手續(xù)費)相同,但規(guī)定用戶不可跨級升級,譬如,使用索尼SR38/J的用戶(32Bit Windows Vista Home Premium),將只能升級至32Bit Windows 7 Home Premium,也就是機型和升級計劃都是對號入座好的,用戶無法隨意選擇。
另一方面 預裝Windows 7的筆記本已蓄勢待發(fā)
比較特別的是,一些廠商的客服電話設立了Windows 7升級專線,工程師可以提供給用戶更精準的服務。另外據我們了解,一些品牌預裝Windows 7的產品已蓄勢待發(fā),可以說在今年Windows操作系統升級這件事上給予了一定的重視。
再來說說前一陣蘋果推出的新系統“雪豹”(Snow Leopard),據國外媒體報道,調研公司Net Applications最新數據顯示,蘋果新系統“雪豹”上市后推動了用戶升級熱潮。
今年8月,蘋果推出了雪豹系統Net Applications最新數據顯示,僅僅一個月,就有18.45%的Mac用戶升級到了雪豹系統。截至9月29日,雪豹全球市場份額已達到0.91%,整體而言,Mac市場份額為5.12%,高于8月份的4.87%。
有人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豺狼虎豹,而是習慣,這句話不無道理。據我們了解,不少朋友購買電腦后都將vista換回XP,究其原因,“XP比vista要快”是最通俗的解釋,當然這也不無道理,幾年前,當vista剛面世時,較高的硬件需求讓當時不少筆記本汗顏,不少用戶表示,預裝vista操作系統的筆記本電腦運行速度并不理想。
對于蘋果來說 核心用戶不僅是硬件方面的
而今天,處理器、內存以及顯卡較以前均有大幅升級,主流配置的產品流暢運行系統已不成問題,如果還抱著“速度慢”、“不順手”的觀念來審視vista顯得有些不公平,Windows 7即將到來,那些刻意堅守XP的用戶是否會被認為是“老古董”呢?
如果您想對本文所述事件及觀點發(fā)表看法、如果您有筆記本電腦相關新聞線索、如果您對筆記本電腦產品及購買有疑惑,歡迎通過電子郵件與我們聯系:nb@pcpop.com。■<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