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睿i3很風靡!曬曬網(wǎng)友組建HTPC平臺
泡泡網(wǎng)CPU頻道3月17日 伴隨著32nm新酷睿的誕生,在HTPC市場領域又刮起了一陣旋風,特別是酷睿i3系列,憑借著32nm超前工藝,徹底解決了HTPC中散熱和功耗的難題,此外輔以第三代超線程技術,讓物理雙核擁有四核的多線程執(zhí)行能力,2.93GHz高主頻,整體性能如虎添翼,市場上一度出現(xiàn)產品緊缺的局面。
酷睿i3成為目前HTPC玩家的首選CPU
隨著硬件產業(yè)的飛速發(fā)展,現(xiàn)在的HTPC用戶幾乎都是要求“魚與熊掌兼得”——不但要強勁的影音播放性能,還得符合居家使用電器所需的漂亮外觀。32nm酷睿產品的推出,令性能與功耗完美融合,讓組建HTPC的玩家眼前一亮,紛紛投靠了新酷睿陣營。下面在這里,筆者向各位介紹一下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網(wǎng)友各自展示組建酷睿i3的HTPC平臺的實景,有些很亮點,有些很杯具,有這方面需要的玩家不妨參考一下。
網(wǎng)友曬機HTPC之一:機箱很拉風 CPU還集成顯卡
為了更好的獲得性能的提升,不少網(wǎng)友在32nm產品推出之際升級HTPC平臺,HTPC需要性能強勁但又低發(fā)熱的CPU,目前的32nm CPU只能酷睿i3是非常好的選擇。發(fā)熱量超低,具備多線程性能卻比同頻的E8400高出30%-50%,在性能和發(fā)熱之間取得了良好的平衡。
上面這位網(wǎng)友就是升級HTPC的其中一份子,在i3剛剛推出之際就入手平臺,基本上幾大硬件都更新了一遍,處理器采用酷睿i3 530,主板為技嘉的H55,4G DDR3內存,并且連散熱器都進行了升級。
顯卡是曾經HTPC升級遺留下來的唯一關鍵硬件,但是8800GTS雖然是曾經紅極一時的產品,但是65nm的工藝和稍高的發(fā)熱量,很難與目前40nm的顯卡產品相媲美,作為HTPC顯卡的確不太適合。
由于接口的升級,之前的散熱器無法派上用處,網(wǎng)友并沒有選擇自帶的散熱器,而是選購了在HTPC中比較出名的鐮刀-手里劍散熱器,為了符合HTPC標準,散熱器整體都采用了超薄設計,雖然如此,但并沒有因此偷工減料,依舊組喲工用料十分扎實,關鍵300多元的價格有些小貴。
機箱沿用了之前的銀欣SG-01機箱,這個標制作工藝相當不錯。。機箱主要靠S型風道進行散熱,對于這類小型機箱來說,光靠這個S型風道并不能讓機箱的散熱性能發(fā)揮到最好的狀態(tài),還需要其他的風扇進行輔助,所以機身多處地方都配有散熱網(wǎng)孔,特別是機身的側部和后部的散熱網(wǎng)孔最多。
放進一塊8800GTS絲毫不費力,但是還是有點擔心散熱能力,比較這對于HTPC來說還是有悖節(jié)能原則的。
網(wǎng)友還小測了一下性能,得分比較滿意,看來下了個目標就是把顯卡升級一下,畢竟選擇最新40nm工藝的顯卡產品對HTPC來說十分有必要,或者直接拋棄顯卡,用CPU內置的GPU也同樣是個不錯的主意。
編輯配置點評:
但從硬件來看,升級的這些產品都是比較有特色的,i3+H55的確是目前比較熱門的HTPC裝機攻略。銀欣的機箱也同樣比較拉風,只不過采用8800GTX顯卡的確把小編雷了一下,功耗高了點,發(fā)熱高了點,還不如不加,作為家用游戲機還可以,作為HTPC還不如用CPU自帶的GPU,如果真想要全能HTPC,建議換成目前40nm主流顯卡產品。
網(wǎng)友曬機HTPC之二:主攻藍光高清 機箱實用不美觀
從裝備來看,這位網(wǎng)友是位高清迷,組建HTPC的目的就是為了享受高清帶來的樂趣。
處理器依舊是酷睿i3系列,不過相比上位玩家更為高端,為i3-540,主頻從2.93GHz提升到3.06GHz,不過配合32nm的工藝,高主頻除了性能可觀外,并不會帶來太大的功耗提升。
主板采用微星的H55小板系列,如果組建HTPC平臺,主板只要是一線產品,一般都不會有太大的出入。
藍光光驅是組建高清HTPC的必備品,但是網(wǎng)友選購的這款產品,小編不敢恭維,只能猜測性價比可能很高。
內存很普通,金士頓2G DDR3 1333,這對于HTPC來說,高端內存反而是浪費,只要求穩(wěn)定便足矣。


HTPC機箱很另類,空有HTPC的外觀,卻難有HTPC的體積,與其他硬件有些格格不入,畢竟機箱還是有些偏大,不過功能十分實用,看樣子,散熱性能也十分不錯。
編輯配置點評:
同樣是i3+H55的搭配,但是i3-540擁有更高的主頻,達到了3.06GHz,這對于高清玩家來說十分必要,畢竟GPU硬解格式支持不完善,用高性能CPU軟解也同樣帶來不錯的效果,碩大的機箱只裝個小主板,大部分空間浪費了,為什么不選購一款小機箱呢,我相信這套裝備是為了駁接平板電視打造的,那么這么大的機箱還是有些占空間,且不美觀。
網(wǎng)友曬機HTPC之三:機箱美觀家電化 高清軟解很流暢
作為HTPC不但要功能多元化,就是外觀也要具有家電化,才能稱得上真正的客廳電腦,前兩位網(wǎng)友的HTPC都太傾向于普通電腦,并沒有把HTPC定義詮釋清楚,下面這位網(wǎng)友的搭配就比較清楚:
機箱采用ALUTEK品牌,全鋁鎂合金設計+純鋼底,做工十分精致,當然價格也十分昂貴,超過了2000元人民幣。
主板采用技嘉的H55,使用了2盎司銅PCB設計,提升了主板的散熱能力,可以為集成了GPU的Corei3/i5處理器提供良好的支持。視頻輸出方面,提供了VGA、DVI、HDMI、DisplayPort視頻輸出接口,其中DisplayPort接口在目前的整合主板上是非常少見的,但是其提供的高帶寬還是有一定的優(yōu)勢??偠灾涌谑铸R全。
同樣的酷睿i3-540處理器 主頻3.06GHz
4G海盜船內存比較奢侈
酷睿i3軟解高清還是比較容易的,CPU占用率也僅維持在15-20%左右,看來有一款足夠高端的處理器,高清播放還是比較容易的,畢竟目前高清片源比較復雜,并不是所有類型都可以通過GPU硬解,所以性能低的CPU碰見這樣的情況,便束手無策了。
編輯配置點評:
主要硬件與之前的網(wǎng)友大同小異,主板的接口比較齊全,是一個亮點,此外就是機箱的選購,價格幾乎可以買下整套平臺,不可謂不奢侈,但是的確與眾不同,放在客廳中,很容易混淆成功放或是播放器,家電味十足。
組建HTPC的一點看法:
由于HTPC的應用主要集中在臥室,客廳,影音播放室等地方,絕大部分HTPC用戶擁有不止一臺電腦。 HTPC主要是為了播放高清電影,不僅可以借助網(wǎng)絡資源共享豐富的片源,而大硬盤可很好地避免在同一臺機器上更換碟片的煩惱,這才是HTPC不同于一般高清播放機的重要特性。
通常HTPC的用戶幾乎都是要求“魚與熊掌兼得”——不但要強勁的影音播放性能,還要游戲性能,還得符合居家使用電器所需的漂亮外觀。這么來說,組建一臺完美的HTPC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HTPC對于處理器、顯卡選擇以及外觀都有很多講究。很多人都會抱怨HTPC配件太貴,但實際上如果選擇適當,HTPC并不會花很多的費用。現(xiàn)在來介紹一下我的HTPC經驗。
1、HTPC不一定要購買專門針對HTPC設計的機箱。HTPC的發(fā)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對HTPC業(yè)內也沒有統(tǒng)一規(guī)范?,F(xiàn)在已有專門設計的HTPC機箱,對發(fā)燒友而言,和諧就是王道,價格不是問題。對于一般家庭用戶而言,我建議主機盡量在外形和顏色上不要與現(xiàn)有的家庭環(huán)境沖突就行了,并不需要專門的HTPC機箱,但也不要過于龐大,體積適中就可以,當然,如果不差錢,最好選購家電式機箱,但價格十分昂貴。
2、HTPC不一定要配獨立顯卡。如果你的CPU性能不錯,硬解不是絕對的,許多性能高的CPU都可以軟解高清卻只有很低的CPU占用率,也不用面對不同的高清格式,進行反復的解碼調試。
3、不要忽略功耗問題。功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HTPC大部分時間是長開的,一方面是下載的要求,一方面是家庭影院看電影的愛好者沉迷其中也是重要原因。因此HTPC一開,功耗控制不好,最好搭配的電源都是經過80PLUS認證的。對于顯卡,除非兼顧游戲和視頻編輯,如果只是觀看影音視頻,完全不需要獨立顯卡。但是CPU和主板對于HTPC而言,十分關鍵,主板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內,帶來足夠多的功能,而CPU足夠強勁的話,甚至在HTPC中可以取代顯卡的地位,并且更加節(jié)能。
4、HTPC至少應做到流暢播放1080P?,F(xiàn)在大部分用戶都在使用全高清液晶電視,發(fā)揮1080P的觀影效果,用戶才能獲得良好的視覺享受。之前談過目前常見的格式中只有H.264與VC1,MPEG2三種格式對于硬件要求較高,硬解這一點,G45已經做得很好了。軟解的情況,CPU勝任綽綽有余,畢竟大部分人在看電影的時候,不會用HTPC再去玩游戲的。
5、HTPC不一定要有遙控器,遙控器實際上只是簡化HTPC操作的一種手段,但由于電腦的操作難度遠遠高于DVD機,因此無線鼠標更適合組建HTPC。當然,對于年長者,有個操作易手的遙控器也是錦上添花。
6、對于播放高清電影,顯卡的加速能力沒有任何幫助。很多人都認為,顯卡硬解下的高清畫質好,顏色還原更準確,對VC1/H.264的加速能力更好,是HTPC不錯的選擇。但實際經驗來看,畫質取決于顯卡的做工以及播放軟件和片源,色彩還原完全基于個人的主觀判斷和喜好,甚至不少資深玩家認為CPU軟解的畫質高于GPU硬解?!?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