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频播放下载,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在线看,放荡的美妇在线播放,大地资源网最新更新,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泡泡網(wǎng)Lcd頻道 PCPOP首頁      /      Lcd     /      評測    /    正文

多數(shù)不合格!16款顯卡挑戰(zhàn)DVI極限

    DVI接口的優(yōu)異特性表明它將是未來液晶顯示器的標準配置。但傳統(tǒng)的D-Sub接口也在不斷完善著自身性能,我們憑肉眼幾乎已經(jīng)很難分辨出DVID-Sub兩種接口在清晰度、幾何性能上的差異。而廠商為了兼容性的考慮,往往在產(chǎn)品上設(shè)計DVI接口的同時,也保留了D-Sub接口。

 本次測試的主角——蘋果23英寸液晶顯示器

   而DVI作為大勢所趨,在被更多廠商采用的同時,更有“激進”分子已經(jīng)徹底拋棄了D-Sub,全面轉(zhuǎn)向了無所不能的DVI接口,這個廠商就是蘋果Apple,具體產(chǎn)品就是Apple Cinema Displays系列的液晶顯示器,這個系列的產(chǎn)品只提供了一個DVI接口作為顯示信號的輸出。

    我們也剛剛完成了其中23英寸產(chǎn)品的評測。而從測試過程中DVI接口遇到的一些情況來看,有關(guān)DVI兼容性的問題也應(yīng)該引起我們的注意了。雖然今天來看蘋果的例子還只是個別中的個別,但隨著DVI在日后的普及,相信會有更多單DVI接口的LCD會涌向市場,而那時關(guān)于兼容性的問題將會變得愈發(fā)棘手,因而現(xiàn)在就有必要對此作出討論,以及去尋找更積極的解決方式。



 蘋果這款23英寸液晶顯示器僅提供了一個DVI接口
因此也就帶來了一些難以預料的麻煩……

    作為媒體,我們只能由點及面引出話題,而至于更深層次的分析與論證,受能力所限,編輯個人對相關(guān)知識與技術(shù)的了解也十分匱乏,所以在這里希望各路高手能不吝賜教,暢所欲言,從實際意義的角度去剝除謬理,明辨是非!相信無論是讀者還是我們自己都會從中受益匪淺。<

    作為一款寬屏幕的液晶顯示器,1920×1200的分辨率也非普通顯示器可比擬。至于這個分辨率會為我們帶來哪些感受,在這里我們引用此前文章對這款產(chǎn)品的的評述:

    ·它的可視面積大于17英寸LCD 1.73倍,意味著它提供了更為寬廣的視覺感受,這一點在欣賞DVD時體會的尤為明顯。

   ·實際可顯示內(nèi)容大于17英寸LCD 1.75倍,意味著一屏幕可以顯示更多、更豐富的內(nèi)容,你甚至可以并排放置兩個窗口,一個編輯文檔,另一個瀏覽網(wǎng)頁。

    ·而從長遠的角度看,它可以支持1080P的數(shù)字高清晰格式(1920×1080),而目前能做到的還只是幾家大廠的寬屏幕產(chǎn)品。

 一塊資質(zhì)過硬的顯卡是實現(xiàn)DVI高分辨率輸出的保證!

   當然了,在享受大屏魅力之前,我們也需要檢查一下自己的顯卡是否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支持,也許有些朋友會有疑問:我的顯卡是XXXXXX,支持一個1920的分辨率也會有困難嗎?

    是的,對于一臺僅提供DVI接口的液晶顯示器,如果要滿足它1920×1200的超高分辨率,的確需要顯卡擁有過硬的資質(zhì)才能實現(xiàn)這一點。這不僅僅是顯卡提供DVI接口就可以,而是提供的DVI接口是否可以應(yīng)對1920×1200分辨率所提出的嚴峻挑戰(zhàn)。而坦白的講,在今天市場市場上的主流顯卡中,70%以上的產(chǎn)品“資質(zhì)不合格”。

 編輯在評測過程中所做的筆記

    這些顯卡雖然一樣提供了DVI接口,但在1920×1200分辨率面前卻會變得形同虛設(shè),黑屏、無法進入桌面、畫面跳動以及無自檢等等。這些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兼容性問題,而我們的話題也將從這里展開。<

    我們并沒有特意去征集產(chǎn)品,利用手頭資源挑選了NVIDIA、ATI以及S315款顯卡完成測試。其中有5款顯卡不能支持1920×1200的畫面輸出,而你正在使用的顯卡也許也在這6款的范圍之內(nèi)。下面就來看一下測試結(jié)果:

    注:紅字”表示這塊顯卡不能正常顯示1920×1200分辨率,因而沒有通過測試。而“藍字”則表示顯卡通過了測試。



16款顯卡按照AGP平臺與PCI-E平臺劃分:

● AGP平臺:

昂達 GeForce FX5200 [64MB] 
恩雅
GeForce FX5700LE [64MB] 
微星
GeForce FX5700 [128MB] 
NVIDIA GeForce FX5700 Ultra [128MB]
 
XFX GeForce FX5700 Ultra [128MB] 

旌宇 GeForce 6600 [128MB] 
影馳 GeForce 6800 Ultra [256MB] 

ATI Radeon 9800Pro [256MB] 
冠盟 Radeon 9550 [64MB] 
迪蘭恒進 Radeon 9200 [64MB] 

S3 S8CE [128MB] 



 兩塊完全公版設(shè)計的5700Ultra,做工、用料都完全一致
但測試結(jié)果卻有天壤之別……

PCI-E平臺:

NVIDIA GeForce 6800 Ulra [256MB] 
NVIDIA GeForce 6600 [128MB] 
 

盈通 X850XTPE [256MB] 
AIT X700 Pro [256MB] 

下面就和我們一起來揭開那些“問題”顯卡的真相。<

    雖然本次測試的重點依舊是顯卡部分,但并非去考量顯卡的3D性能,因而測試平臺也就無關(guān)緊要了。關(guān)于AGP部分的測試,編輯就用自己的機器搭建了測試平臺,具體配置如下:

硬件系統(tǒng)

Intel CelronD 3252.53GHz

   

技嘉848P

內(nèi)   

勤茂DDR400 256MB×2

   

Seagate 7200.7 80GB

蘋果 23英寸 Cinema Displays

驅(qū)動程序

顯卡驅(qū)動

Forceware 66.93

Catalyst 4.11

操作系統(tǒng)

中文Windows XP + SP1


    關(guān)于PCI-E部分的測試,這也是PCPOP目前顯卡測試的優(yōu)異平臺:

 





























硬件系統(tǒng)



AMD Althon64 FX552.6GHz


   


微星 nForce 4 SLI


內(nèi)   


威剛DDR400 512MB×4


   


Seagate 7200.7 60GB



蘋果 23英寸 Cinema Displays


驅(qū)動程序


顯卡驅(qū)動


Forceware 66.93


Catalyst 4.11


操作系統(tǒng)


英文Windows XP + SP1


 

● 我們的測試方法

    相信有些朋友看過此前extremetech.com用專用的示波器來測試顯卡的DVI性能,它通過儀器繪制出來的“眼圖”來表明DVI在輸出能力上的差異。在測試中NVIDIAATI均有產(chǎn)品落馬,當然這也不能完全將責任歸咎于芯片級廠商,extremetech指出:DVI輸出能力的強弱與顯卡廠商也不無關(guān)系,因為顯卡的選料、PCB的布線、甚至一顆電容的位置都會對最終的DVI輸出構(gòu)成影響。不過我們并不認為這會直接影響到顯卡的DVI接口是否可以輸出畫面,而它對畫面輸出質(zhì)量構(gòu)成的影響倒是值得注意。

 extremetech使用專用的示波器來測試顯卡的DVI性能

    一臺專用示波器的價格大約是7萬美元,這顯然不是我們能夠承擔的。而我們本次評測則以簡單化、直觀化的方式考量DVI的輸出性能,我們將顯卡能否毫無瑕疵的支持1920×1200的分辨率,作為衡量該款顯卡DVI性能的唯一標準。

    如果這款顯卡可以順利點亮顯示器,并且穩(wěn)定工作在1920×1200的分辨率下,那么它就通過測試,反之則是不通過。另外在測試過程中,每一款可以工作在1920×1200的分辨率下的顯卡,都提供了相當穩(wěn)定畫質(zhì),沒有出現(xiàn)我們此前認為會出現(xiàn)的畫面跳動、閃爍等問題。<

    為了增強顯卡DVI的輸出性能,廠商通常通過一枚TMDS信號發(fā)生器(以下簡稱TMDS)來實現(xiàn)這一點,這個TMDS發(fā)生器就是集成在顯卡PCB上的一枚芯片,它基于了TMDS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協(xié)議。

 顯卡DVI與顯示器的溝通(詳情點擊放大)

    在顯卡上我們看到的是TMDS信號發(fā)生器,它負責將待傳送信號編碼、壓縮,然后傳送給液晶顯示器,而在顯示器內(nèi)部會配有TMDS信號接收器,他負責將收到的數(shù)據(jù)解壓縮、解碼后形成可顯示的信號,這也就構(gòu)成了一套完整的DVI顯示系統(tǒng)。

    DVI 1.0規(guī)定了單通道TMDS帶寬為27.15165MHz,可提供最低640×480@60Hz到最高1920×1200@60Hz的顯示能力。

    我們最常見的是Silion ImageTMDS,它的位置通常會靠近DVI接口,這樣也就為消費者的選購提供了便利,我們一眼就可以辨認這塊顯卡是否搭載了獨立TMDS芯片。

  設(shè)計在顯卡上的獨立TMDS(可結(jié)合上圖觀看,點擊放大)

    當然,這塊芯片也并不是DVI的全部,實際上在GPU內(nèi)部也大都會集成TMDS發(fā)生器,否則顯卡有可能面對根本不支持DVI的窘境。但GPU集成的TMDS通常性能較弱,主要表現(xiàn)為它不能提供足夠的帶寬,在遇到高分辨率顯示時就會無能為力。

    這一點對于23英寸的液晶顯示器就更為必要,因為1920×1200的分辨率幾乎達到了DVI可提供的極限帶寬(單通道)。也正是由于參測16款顯卡提供的DVI輸出帶寬參差不齊,才導致了某些產(chǎn)品無法提供1920分辨率的顯示。

    在下面的實際測試部分,我們也會為每款顯卡加上“內(nèi)置/獨立TMDS”的標注。

● 關(guān)于顯示器的消隱期

 消隱期、分辨率與帶寬的關(guān)系(點擊放大)

    在這里還涉及到一個消隱期的問題。消隱期是指顯示器顯示兩幅畫面之間切換的時間,通常LCD將這個指標會保持在5%,而LCD的消隱期則會長更一些。消隱期越長,所占用的帶寬就越大,也就越不利于高分辨率的實現(xiàn)。所以要達到1920×1200的超高分辨率輸出,顯示器的消隱期也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nèi)。<

”表示測試失敗
”表示測試成功
 


斯巴達克 GeForce4 MX4000 [64MB] 內(nèi)置TMDS

 我們沒有對這塊顯卡抱有任何奢望

    基于NV18b核心的MX40002003年面世的產(chǎn)品,而出于成本的考慮,大多數(shù)MX4000顯卡都采用了LowProfile板型(俗稱刀卡),因而都沒有附加DVI接口。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款還是去年斯巴達克送測的產(chǎn)品,它采用的是MX440的公版板型。NV18b核心自身對DVI的支持能力相對偏弱,因而斯巴達克這款MX4000在蘋果LCD面前的表現(xiàn)也相當尷尬,它根本無從點亮顯示器,我們甚至連自檢都沒有看到。

昂達 GeForce FX5200 [64MB]  內(nèi)置TMDS

    基于DirectX 95200雖然在功能架構(gòu)上先進了許多,但對比MX4000它也沒有任何改善,同樣無法點亮23英寸的液晶顯示器。

恩雅 GeForce FX5700LE [64MB]  內(nèi)置TMDS

 5700LE沒能通過測試并不以外,因為市場上的主流顯卡大多如此

    很遺憾,今天市場的主流產(chǎn)品5700LE也倒在了“蘋果”面前,恩雅的這款5700LE雖然可以通過系統(tǒng)的自檢,但卻無法進入桌面。

微星 GeForce FX5700 [128MB]  GPU內(nèi)置TMDS

 與5700LE同屬NV36核心,也沒有搭載獨立TMDS
沒有通過測試在我們意料之中

    57005700LE都同屬于NV36核心,兩塊顯卡所遇到的問題也幾乎相同,都是通過自檢后系統(tǒng)保持黑屏狀態(tài),無法進入桌面。

NVIDIA GeForce FX5700 Ultra [128MB] GPU內(nèi)置TMDS

    依然是NV36核心的5700U,依然沒能實現(xiàn)1920×1200分辨率的輸出。

XFX GeForce FX5700 Ultra [128MB] 獨立TMDS

    XFX的這款產(chǎn)品與上面的5700U都同屬公版設(shè)計,兩塊卡無論從板型、用料均保持一致,唯一的區(qū)別僅是XFX5700U搭載了獨立的TMDS芯片,因而它正確無誤而且一路順利的實現(xiàn)了1920×1200的分辨率。

    關(guān)于這兩款5700U,我們對它們進行了更詳盡的測試,以證明獨立TMDSDVI接口的重要性。這一點會在文章后面的篇幅中為您詳細介紹。

旌宇 GeForce 6600 [128MB] GPU內(nèi)置TMDS

 剛剛推出的6600 AGP雖然并沒有搭載獨立TMDS
但它也完美的通過了測試,這也說明GPU內(nèi)置TMDS性能已經(jīng)有所加強

當我們測試到AGP版的6600時,發(fā)現(xiàn)這款沒有搭載TMDS芯片的顯卡也一樣可以支持到1920×1200的分辨率。而在此前的測試中,NVIDIA顯卡都需要借助外置TMDS才能做到這一點。因此我們在這里也可以得出結(jié)論:NV43核心內(nèi)置的TMDS在性能上已經(jīng)有所加強。

影馳 GeForce 6800 Ultra [256MB]  GPU內(nèi)置TMDS

    不出所料,6800U沒有搭載TMDS芯片的情況下,以同樣提供了良好的畫質(zhì)以及1920×1200的分辨率。<

ATI部分測試:

迪蘭恒進 Radeon 9200 [64MB] 內(nèi)置TMDS 

    內(nèi)置TMDS9200對高分辨率的輸出并不理想,它無法點亮蘋果的23英寸液晶顯示器。

ATI Radeon 9550 [64MB] 內(nèi)置TMDS

 9550的表現(xiàn)讓我們有些意外,同樣作為主流價位的顯卡
9550卻可以支持1920×1200。略顯遺憾的是使用這款顯卡無法看到系統(tǒng)自檢

    雖然也是面對主流市場的產(chǎn)品,但9550卻可以支持1920×1200的分辨率。不過有些意外,在用這款9550進行測試的時候,會出現(xiàn)看不到系統(tǒng)自檢的問題,我們是在“摸黑”的情況下進入的操作系統(tǒng)。

ELSA Radeon 9800Pro [256MB] 內(nèi)置TMDS  

    雖然是033月推出的GPU,但9800Pro依然提供了完美的高分辨率輸出。而且我們需要注意,9800Pro是內(nèi)置的TMDS,并非外接Silion Image的芯片,能提供這樣的性能已經(jīng)也讓我們相當滿意。

● S3部分測試

原廠S8 CE

 搭載獨立TMDS的S8CE順利通過了測試

   由于S8CE本身不具備DVI的輸出功能,因此顯卡就必須要搭配獨立的TMDS。這樣去實現(xiàn)1920×1200的高分辨率輸出當然也沒有任何問題。

PCI-E部分測試

   PCI-E平臺下,參測的4款顯卡均通過了測試,當然這和PCI-E的架構(gòu)并無關(guān)系,而關(guān)鍵還是在于全新的GPU核心在DVI輸出方面的改進。而且我們有理由相信,將來的顯卡將全面超越目前的瓶頸,1920×1200相信也不再會是問題。

NVIDIA GeForce 6800 Ulra [256MB]
NVIDIA GeForce 6600 [128MB]

盈通 X850XTPE [256MB]
AIT X700 Pro [256MB]
<

    我們選擇測試的兩款5700U均為公版P190板型,一款為NVIDA的工程樣卡,另一款是XFX的產(chǎn)品。從圖上我們也可以看到,二者在設(shè)計、用料方面均完全保持一致,但在DVI的輸出上卻有著天壤之別。


 兩塊設(shè)計一樣的5700Ultra

● 基準測試——NVIDIA工程樣卡落于馬下

    我們首先測試了NVIDIA原廠的5700U。這款顯卡可以正常點亮顯示器,但在未加載驅(qū)動的情況下,只能保持在1600×1200的分辨率。隨后我們安裝了66.93的驅(qū)動,重啟之后卻無論如何也進入不了系統(tǒng),在自檢后就始終保持在黑屏狀態(tài),測試宣告失敗。

    XFX5700U在做工上與公版產(chǎn)品如出一轍,區(qū)別僅在于PCB上搭載了獨立的TMDS芯片,并且采用了雙DVI設(shè)計。獨立TMDS為它注入了強勁的動力,5700U正確無誤而且一路順利的實現(xiàn)了1920×1200的分辨率。

  

 兩塊顯卡的同一個位置
左側(cè)的搭載了TMDS芯片,而右側(cè)的則空空如野
就這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區(qū)別,造成了它們在高分辨率輸出時的巨大差異

● 雙DVI輸出測試——證實TMDS的有效性

    由于23英寸LCD可以在XFX 5700U顯卡的任意DVI接口上實現(xiàn)1920×1200分辨率顯示。這樣我們就不能肯定TMDS是否起到了決定性因素,因此我們又作出了以下的測試,去驗證不同的接口順序(遠離TMDS與緊挨TMDS)是否會對畫面的輸出構(gòu)成影響。

測試一:當我們將23英寸LCD接入遠離TMDSDVI接口,另一款17英寸LCD接入緊挨TMDSDVI接口,此時蘋果LCD可以看到自檢但無法進入系統(tǒng),而17英寸LCD雖然可以進入桌面,但卻看不到任何圖標,同時也不能進行任何操作。因此宣告失敗

測試二:我們互換了兩臺LCDDVI接口順序,此時蘋果LCD黑屏、17英寸LCD可以順利進入系統(tǒng),并且在桌面屬性中我們可以激活蘋果的液晶顯示器。這也只能算是勉強通過測。


 編輯用自己的機器搭建的測試平臺

● DVI+D-Sub輸出測試——證實TMDS的有效性

    在兩臺LCD互換了顯卡DVI接口后,23英寸LCD對1920×1200分辨率的支持由“不可能”轉(zhuǎn)變?yōu)榱?#8220;可能”。

    隨后我們使用DVI+D-Sub(通過DVI轉(zhuǎn)接頭)來分別接駁兩臺顯示器,來進一步探求TMDSDVI輸出的影響。

測試三:23英寸LCD接遠離TMDSDVI接口,17英寸LCD通過轉(zhuǎn)接頭接緊挨TMDS芯片的DVI接口。此時兩臺LCD均可以看到自檢畫面,但17英寸又出現(xiàn)了進入系統(tǒng)后沒有圖標、不能進行任何操作的問題。而23英寸蘋果則在自檢過后就處于黑屏狀態(tài),失敗。

測試四:23英寸LCD接緊挨TMDSDVI接口,17英寸LCD通過轉(zhuǎn)接頭接遠離TMDS芯片的DVI接口。此時兩臺LCD均可以看到自檢、并且正常進入系統(tǒng),一切正常

下面我們就以上的測試結(jié)果作出了分析……<

DVI輸出時:

·當23英寸LCD接駁遠離TMDSDVI接口,不能正常顯示
·當17英寸LCD接駁緊挨TMDSDVI接口,不能正常顯示

·當23英寸LCD
緊挨TMDSDVI接口,可以正常顯示
·當17英寸LCD接遠離TMDSDVI接口,可以正常顯示

DVI輸出時(第二個DVI接有轉(zhuǎn)接頭):

·當23英寸LCD接駁遠離TMDSDVI接口,不能正常顯示
·當17英寸LCD接駁緊挨TMDSDVI接口,不能正常顯示

·當23英寸LCD
緊挨TMDSDVI接口,可以正常顯示
·當17英寸LCD接遠離TMDSDVI接口,可以正常顯示

    從上面的測試結(jié)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推論:測試過程中,23英寸LCD只有在接入緊挨TMDSDVI接口時,才可以借助獨立TMDS提供的高帶寬(165MHz)實現(xiàn)1920×1200的輸出。反之則必須通過GPU內(nèi)置的TMDS實現(xiàn)DVI輸出,而內(nèi)置TMDS性能較弱,所提供的帶寬無法滿足1920×1200的分辨率的輸出。

   綜合上述16款顯卡的測試結(jié)果,我們也更加肯定了TMDS對于顯卡DVI信號輸出的重要性。而對于準備選購大屏幕液晶顯示器的朋友,您也應(yīng)該考慮顯卡的DVI性能強弱了,因為它直接關(guān)系到你是否可以接駁大屏液晶顯示器。<

    在XFX5700U上,我們看到的依然是Silicon ImageTMDS芯片,型號為SiI 1162。這也是我們在顯卡上最常見到的TMDS,包括NVDIAQuardo FX 1300、ATI X850XT PE,都同樣搭載的是這枚芯片。

 今天“上鏡率”最高的TMDS芯片——Silicon Image的SiI 1162
在PCPOP評測室,獨立TMDS的顯卡中有95%使用了SiI 1162這枚芯片

    我們在Silicon Image的官方網(wǎng)站上查詢到了這款芯片的規(guī)格:帶寬25165MHz,這也完全符合DVI 1.0的規(guī)范。此外,網(wǎng)站上對SiI 1162標稱的最大分辨率為1600×1200,這與我們實際測試的結(jié)果并不吻合,難道1920×1200是“超頻”運行的結(jié)果嗎?

    實際上,在DVI的一份資料中提到,單通道DVI 165MHz的帶寬最大可以支持到3840×2400WQUXGA)的分辨率,已經(jīng)完全等同于雙通道DVI的效果,而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這需要通過兩個方面協(xié)同配合去實現(xiàn):第一是要降低消隱期,第二則是降低顯示器的刷新率,二者缺一不可。

 在單通道165MHz帶寬下實現(xiàn)3840×2400分辨率,需要滿足的兩個條件

    由于LCD不同于CRT使用電子槍的工作方式,LCD是通過液晶偏轉(zhuǎn)的特性來完成畫面的顯示,因此消隱期可以控制的很低。當然如果希望實現(xiàn)高分辨率的輸出(例如1920×1200),還要將這個消隱期控制的更低才可以,而這也需要“體制”更好的顯示器才可以完成。

    而刷新率的降低也有助于將有限的帶寬釋放出來,以傳送更多的數(shù)據(jù)信號。但目前主流顯卡以及顯示器都以60Hz作為刷新率的底限,而要去實現(xiàn)更低的刷新率,就需要一些其他的方法了。<

    通過降低消隱期與刷新率的方法實現(xiàn)超高分辨率的輸出顯得有些極端,或者說很難實現(xiàn)。而通常廠商會采用在顯卡PCB上搭載多個TMDS(實現(xiàn)了多通道的效果),或者采用性能更強的TMDS這兩種方式來完成更高分辨率的輸出。

   在NVIDAQuadro FX 1300上,我們就看到了雙TMDS的設(shè)計。FX1300依然搭載的依然是SiI 1162芯片,只不過這回是×2。相應(yīng)的,DVI輸出帶寬也就是165MHz×2330MHz,通過這種方式也就可以實現(xiàn)3840×1200的更高分辨率。

  

 而在Quadro FX2000上則搭載了3枚TMDS信號發(fā)生器
正面一顆,背面有兩顆

    另外,Silicon Image也在036月推出型號為SiI 1172TMDS,其帶寬達到了225MHz,因而它也可以提供2048×1536的高分辨率輸出。

   關(guān)于獨立TMDS,除去Silicon Image外,還有Thine、Philips以及VIA的產(chǎn)品應(yīng)用的也比較廣泛。

 從兩年前的Ti4200到今天的S8 CE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我們比較常見的是Thine THC63DV164這款芯片,從此前Ti4200到今天的S8 CE顯卡上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可謂老而彌堅了。THC63DV164的帶寬170MHz,略高于Silicon Image的產(chǎn)品,而且比較有意思的,由于同屬于64針的TQFP封裝,所以在Thine的官方網(wǎng)站上特別注明THC63DV164Silicon ImageSiI 164芯片可以互換,由此可見后者在業(yè)內(nèi)的影響力有多大了。

    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有疑問,為什么顯卡DVI部分的“縮水”現(xiàn)象會如此嚴重,這枚小小的芯片究竟價值幾何?這也就是我們下面所要談到的話題……<

● TMDS的前世今生

    在早期的顯卡上,由于顯示核心不具備DVI輸出功能,因此必須要通過搭載獨立的TMDS才能實現(xiàn)DVI的正常輸出,因此那時遇到的問題還局限在能否提供DVI輸出,而非今天的DVI輸出的強與弱。

   隨著GPU性能的加強,在核心內(nèi)部也集成了TMDS模塊,這樣顯卡就可以直接通過GPU提供的功能輸出DVI畫面。這樣設(shè)計的好處也顯而易見——它直接降低了顯卡成本。

 這樣的一枚芯片價值幾何呢?

    但在降低成本的同時,DVI的性能也隨之降低。通過前面的測試我們已經(jīng)可以看出,一枚小小的TMDS芯片會對顯卡DVI輸出帶來多大的改觀。不過很遺憾,今天的主流顯卡大多省去了這枚芯片。

● 2美元換來DVI性能質(zhì)的飛躍

    在咨詢了顯卡廠商的工程師后,我們了解到一枚TMDS芯片的價格大約在12美元之間,折合人民幣約十幾元,這個價錢已經(jīng)可以將顯卡拉低或拉高一個檔次,而對于早已進入微利時代的廠商而言,當然也決不會對這十幾元人民幣視而不見。

 在NVIDA的工程樣卡上也省去了獨立的TMDS

    因而相當一部分顯卡制造商選擇了舍去TMDS,通過GPU內(nèi)置的TMDS完成DVI的輸出。這一點在高端顯卡上反映的并不明顯,因為高端顯卡自身會有一個價格空間去承受這些額外的成本支出。而主流顯卡則完全大相徑庭,這部分產(chǎn)品本身定位偏低,而且又處于價格戰(zhàn)的氛圍之中,因而也就注定了它們會對成本的變動極為敏感。

● 辨證看待顯卡的TMDS

    更何況今天在PCB、電容上縮水的顯卡比比皆是,一塊TMDS芯片又何足掛齒呢?這就更需要我們辨證的去看待這個問題了。

    對于經(jīng)濟實力有限的消費者,我們可以告訴您:在17英寸LCD的標準分辨率下(1280×1024),今天決大多數(shù)顯卡都可以提供令人滿意的DVI輸出效果,您大可不必在意顯卡是否搭載了獨立TMDS芯片。

 如果要實現(xiàn)2480×1536的超高分辨率,雙TMDS的專業(yè)卡是您不錯的選擇

    而對于準備購買大屏幕液晶顯示器的消費者,無論將來使用1600×1200或者1920×1200的分辨率,關(guān)于顯卡DVI的性能都應(yīng)該引起您的注意,我們給出的建議是選擇搭載獨立TMDS的顯卡產(chǎn)品,它可以確保您的顯卡在高分辨率下依舊可以提供完美的DVI輸出效果。<

    在我們列舉的16款顯卡中,還有很多是并未進入主流市場的產(chǎn)品,例如PCI-E,以及一部分高端顯卡。之所以將它們列入其中,是因為這部分產(chǎn)品代表的是一種趨勢,就像我們現(xiàn)在提到的23英寸液晶顯示器一樣,雖然離普及尚有距離,但它們卻指引出了相關(guān)產(chǎn)品的反展方向。


 測試中……

   對于5700LE這類市場上的“絕對主力”,我們很少能看到搭載獨立TMDS的產(chǎn)品,也就是說大部分5700LE都不能支持1920×1200DVI輸出……。當然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在主流市場上,價格才是硬道理。

    而測試結(jié)果雖然反映出當前主流顯卡的一些弊端,但同時我們也欣喜的看到,高端顯卡憑借架構(gòu)、設(shè)計以及做工的優(yōu)勢,已經(jīng)完全可以“擺平”23英寸這類高分辨率顯示器。而今天的高端產(chǎn)品在明天將步入主流價位,可以讓更多的普通消費者輕松擁有,因而類似的DVI兼容問題相信也會走入歷史。

   最后,我們的測試意在拋磚引玉,希望大家在關(guān)注顯卡3D性能、2D畫質(zhì)以及DVI畫質(zhì)之外,能將DVI兼容性的問題也考慮進來。畢竟05年將是大屏幕液晶顯示器高速發(fā)展的一年,一定會有更多消費者先期享受到大屏幕的震撼,而DVI對于液晶顯示器的重要性又不言而喻。所以我們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避免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同時也讓更多讀者了解到DVI的另一面,去更客觀的看清楚DVI的真相。<

0人已贊

關(guān)注我們

泡泡網(wǎng)

手機掃碼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