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價位老旗艦和新中端怎么選? 這部分人不選旗艦處理器反而更好!
買手機除了選自己喜歡的尺寸大小、外觀設計,性能更是關系到產品定位和能為用戶提供多少價值的首要因素。普通用戶在選擇手機產品時一向都不知道手機處理器的參數(shù)應該怎么看?處理器型號又代表了什么?像驍龍8開頭的性能一定比6、7開頭的強嗎?本篇文章就幫助大家簡單搞清楚這些名詞,以及處理器各系列之間的性能差異,如何選擇。讓大家在手機選購時變得更加游刃有余,避免被手機導購員忽悠。
處理器常被稱為“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處理器的簡稱,一般指電腦負責數(shù)據運算的處理器。手機的處理器一般是指“SoC”,其中集成了CPU(數(shù)字運算)、GPU(圖形運算)、信號基帶等不同模塊,是一整套解決方案。隨著AI技術的發(fā)展,更多處理器還集成了負責這部分運算的新單元。
選處理器主要看什么?是頻率還是核心數(shù)?
處理器【工藝制程】是個關鍵,一般會寫做“7、10nm或幾納米”,數(shù)字越小代表工藝水平越先進。隨著工藝的提升,電路精細度逐漸提高,也就意味著處理器的體積不斷縮小。作為整個手機最“發(fā)燒”的元器件,工藝制程的提升意味著更低的功耗,換而言之就是手機更省電更不容易發(fā)熱?!咎幚砥骷軜嫛恳彩呛饬刻幚砥鞯年P鍵之一。如果把老架構比作一條沙石路的話,就算優(yōu)異跑車也很難發(fā)揮出實力,而新架構就可以理解為是一條經過打理的新公路。
手機核心肯定不是越多越好。用旗艦驍龍855和中端的驍龍660舉例子,同樣都是8核心處理器,但660受限于工藝制程、核心頻率等因素使它們性能相差懸殊。對于核心的調度優(yōu)化也比核心數(shù)更重要。眾人拾柴火焰高,可如果調度不積極,就會造成“一人努力,7人圍觀”的悲劇。比如早幾年的蘋果雙核處理器幾乎碾壓市面上的6核、8核處理器,原因就在于它的調度更積極,同時單核心性能更強。
處理器系列的關系:新中端不一定比老旗艦差
蘋果這邊從來無需用戶多費心。隨著每年的手機新品,處理器也在有規(guī)律的按照數(shù)字的順序更新迭代,無疑是數(shù)字越大的型號越新、性能越強。在原基礎上的升級款則會在末尾加個“X”,簡單明了。
新處理器全面超越老處理器
安卓這邊雖然處理器廠商非常多,同時還涉及高中低端不同產品。但只要理解了上邊的架構、工藝制程,頻率、核心數(shù),再看這些處理器就非常簡單了。比如高通最新推出的驍龍730,它不是旗艦定位,但由于采用了更先進的架構,提升了工藝制程,所以在功耗和運算能力上甚至比老一代旗艦驍龍835更優(yōu)秀。
不求最強,按使用需求選處理器
還以高通最新發(fā)布的驍龍730為例,它更新了架構和制程,加強了CPU性能和DSP、ISP等方面的性能。單論CPU的性能已經接近旗艦處理器驍龍845,對比驍龍835更是強上不少。但圖形處理能力的GPU部分才相當于驍龍820、821的水平。
這時就要各取所需,雖然驍龍835旗艦手機降價到2000左右價位和驍龍730幾乎同臺競技,但是對于平時不玩、或只玩一些對圖形畫面要求不高的游戲用戶來說,選擇驍龍730無疑是更明智的決定,它在日常使用時的性能更強,功耗發(fā)熱更低,運行《王者榮耀》、《和平精英》這類主流游戲同樣不是問題。同理也適用于華為的麒麟系列處理器,全新的麒麟710采用12nm工藝制程,比較早的16nm麒麟950,在功耗上優(yōu)秀不少。雖然在頻率上大小核各降低了0.1GHz,但也獲得了GPU Turbo和AI性能的加成。
總結:
正因為制程會架構會隨時間的發(fā)展逐漸升級完善,所以下位產品線的新品很有可能在某方面超過老旗艦,所以絕不能只看處理器的系列定位就將新老產品一概而論。當老旗艦處理器經過一輪沉淀,降價到和新中高端處理器同價位的時候,不妨看看它們的工藝制程、架構模式,根據自己平時的使用場景選擇更適合的那款才最劃算。俗話說好馬配好鞍,選好處理器之后再重新審視想要購買的產品,基本就不會和自己的需求偏差多少。
本文編輯:路天銘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