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寬屏成新看點 展望2011年LCD趨勢
不可否認,市場終端需求的疲軟,對于顯示器品牌商乃至上游液晶面板供應商,都產生了結構性的影響,從2008年至今,陸續(xù)有品牌在強大的市場價格站下,堅守不住,放棄產品價值,投入價格戰(zhàn)中,其產品的研發(fā)費用逐年大幅減少,用以補貼渠道,而這樣必將導致產品進化減速,同質化增加。
三星推出的SA950系列LED背光3D液晶,在外觀設計與材料應用上都很有新意
回看近兩年的液晶顯示器產品發(fā)展,除了產品的外觀在設計理念與材料應用上,有所突破之外,唯一能夠有得說的,只有120Hz快門式3D技術,而應用該技術來實現3D立體成像的主導權,也并不在顯示器品牌商手里。
好產品的匱乏以及市場以價格主導,也影響了大部分消費者在選購顯示器產品時的觀念,無論是入門還是高端,多媒體娛樂還是廣視角機種,評價標準就只剩下價格,產品所具備的功能特性已經不太重要,功能的品質也變成其次,更不用談一些人性化設計細致的產品是否會打動用戶。
AOC在2010年推出的"刀鋒"系列液晶大賣,首月銷量3萬臺,第二月翻番
而在這個靠價格戰(zhàn)進化的顯示器市場,也有匪夷所思的事情,有的品牌在精心設計一些優(yōu)秀產品之后,將其作為高端引入市場,卻把價格與入門機型拉平,并打出“高端機種平民化”的口號,這打破了“高端機型求利潤還是求銷量”的傳統(tǒng)思維,液晶顯示器生態(tài)圈的變化,讓不少匪夷所思的事情變得合情合理。
過去的一年,讓不少品牌商反思,慶幸的是,我們看到一些品牌開始改變發(fā)展思路,重新回歸到產品價值的塑造上,用產品的價值來體現品牌的價值,這也是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動力。另外一方面,來自上游面板廠商的推動,也會帶動大范圍的產品創(chuàng)新與進化,2011年的顯示器究竟有哪些可以期待的?
如今市場已經罕見16:10寬屏液晶機型,取而代之的則是16:9寬屏。在這個16:9成為主流的大環(huán)境下,那場口水之爭的余音還在,回想當初,僅僅是寬高比的一點點差距,卻引起了不少網友的激烈爭辯以及對顯示器廠商甚至面板廠商在語言上的強烈抵制。為何會引起網友對16:9的強烈反感?從大部分網友的留言來看,主要是針對同尺寸16:9寬屏與16:10相比,在顯示面積上有縮水,而引出偷工減料的結論,不過這樣的結論卻沒有考慮到價格因素的差異。
雖然爭辯持續(xù)、語言抵制未停,但16:9寬屏成功晉級主流,也許從這一方面,可以解釋顯示器行業(yè)是一個上游主導的行業(yè)。上游液晶面板廠商,不僅供應顯示器面板,還要供應手機、數碼相框、平板電腦、上網本、筆記本、電視等等產品所用液晶面板,隨著各領域的需求增長,上游面板廠應趨勢,會新建面板廠,增加產能,而在產能增加之后,就需要作出產能結構調整,以達到非常好的效益,而16:9寬屏面板的產生,就是在這種結構性產能調整中的一個必然結果。無論顯示器品牌商喜不喜歡,終端高不高興,都左右不了這個新規(guī)格的誕生和普及,而抵制也只能停留在嘴上。
飛利浦21:9超寬屏電視
如當初一些網友所預料,16:9寬屏只是第一波,更寬的寬屏馬上就要來臨。在飛利浦推出第一款21:9超寬屏電視之時,大多數人只是把它當作一款獵奇的產品,萬萬沒想到那是超寬屏時代的一顆信號彈。
在今年深圳高交會上,AOC顯示器相關人士透露,其品牌將在2011年推出21:9超寬屏液晶顯示器,如果進展順利,第一季度產品就能面世。其還提到,21:9寬屏的推力來自上游液晶面板廠,產能的增多,讓面板廠商需要新的策略來消化產能,而現有的顯示器與TV的產品主流規(guī)格都是16:9,隨著尺寸的增長,將會出現空間限制以及生理視覺限制,而將屏幕拉寬,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緩解此問題。顯示器廠商針對這樣的新資源,需要尋找用戶的需求與之結合。
AOC“刀鋒”捆綁的分屏軟件,是顯示器產品中少有的搭配實用軟件
目前暫時還位置21:9寬屏會有哪些尺寸規(guī)格,不過其中一個規(guī)格的分辨率為2560×1080,相當于比全高清16:9寬屏要寬640個像素。目前大家能想到的最直接應用,則是在觀看2.35:1的電影時,能充分有效的利用其顯示面積,不過筆者個人認為,這種對于顯示器廠商來說,共有的上游資源,要想體現出自身21:9產品的價值,在應用層面,還需要從顯示調節(jié)軟件入手,為其在各種場景應用中,都能高效率的發(fā)揮其獨特寬高比的優(yōu)勢。
3D、廣視角、DisplayLink、光學觸控、LED背光,這是目前液晶顯示器最引人注目的功能特性,在2011年之前,他們都分別單獨存在,即產品上只有其中一項功能,而在今年,這些特性的混搭將會出現,其實,在2010年年末,LED背光與3D、廣視角、光學觸控功能的搭配已經在一些產品中出現
已經賣到1129元的AOC 23吋IPS廣視角液晶
廣視角液晶面板在早期因為其優(yōu)秀的畫質特性以及高價格,受到不少用戶的青睞,在民用產品中消失了一段時間后,于2009年、2010年復活,并且在成本優(yōu)化后,最便宜的23吋IPS廣視角液晶已經賣到了1129元,而這在兩年前,連一臺20吋普通TN液晶都無法買到。
明基“黑銳麗屏”是民用級LED背光廣視角液晶的開始
在廣視角液晶顯示器已經沒有太多新鮮度之后,其單一的存在與產品中,價值會越來越低,只能與其他功能特性捆綁,以增加產品的體驗和賣點。隨著明基“黑銳麗屏”的誕生,民用LED背光廣視角液晶開始了征程,AOC、LG在后期也會相繼推出類似產品,而廣視角面板與光學觸控的搭配,讓用戶在不同角度觸控屏幕時,都能獲得非常好的的視覺體驗,是一個較好的搭配。
在2011年,隨著LED背光技術的大面積普及,其將成為一個基礎性功能,并將引導顯示器產品在薄型化工業(yè)設計上的進化。其他功能的混合搭配也將建立在LED背光的基礎之上。
2010年內地顯示器的市場容量相比2009年幾乎沒有增長,但市場前兩名的銷量卻出現大幅增長,這意味著市場從以前的“發(fā)現新大陸”將轉變?yōu)椤皳尩乇P”,與之對應的則是,市場傳出一些品牌間開始搶奪專賣店面的小道消息。在整個市場沒有太多銷量可以突破的時候,價格戰(zhàn)是否會轉變?yōu)閮r值戰(zhàn)?獲利是否會變成第一要素?<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