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隱私保護 華碩光存儲光盤加密技術值得依靠
面對互聯(lián)網當道的今天,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信息沖擊著人們的思維與眼球,而大部分的信息都需要將其存儲并進行加密保護,以防泄露。雖然現在有很多存儲設備出現在人們生活中,但是它們并不一定具備加密功能,諸如移動硬盤、U盤等。一旦存儲器丟失,個人或企業(yè)用戶將面臨隱私信息全面泄露的風險,帶來的后果難以想象。
那么隱私泄露誰來保護?其實早在U盤等存儲介質出現之前就已存在的光盤便可勝任信息加密過程,而隨著光存儲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與逐步完善,光盤信息的安全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據了解,在光存儲業(yè)內混跡十多年的刻錄專家華碩光存儲,其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新產品的研發(fā)與應用技術的創(chuàng)新,推出了“光盤加密技術”和“E-Hammer數據損毀技術”,為實現用戶的信息安全提供了多重保護措施。
信息的保密性是信息安全性的一個重要方面,保密的目的是防止除合法使用者以外的其他人員使用存儲介質中的機密信息。然而一些非重要的數據并不需要對其加密,這時就需要一種能夠多方式加密的技術來處理信息。華碩“光盤加密”正是一種可以實現多種形式信息加密的技術。該技術是以128位軟件加密形式實現加密過程,無需專業(yè)配件,只需一鍵,便可對部分數據加密,亦可對全部數據進行加密,完全滿足了用戶靈活加密的需求。
誠然,光盤加密技術雖保護了用戶們的隱私泄露,但光盤本身是一種特殊存儲介質,一旦信息進行了刻錄存儲,光盤上的數據便無法進行刪除,所以在對光盤進行銷毀的時候同樣需要認真對待。一般的傳統(tǒng)物理損壞方法來銷毀光盤數據并非至善至美,這些經過刀劃或折斷處理過未加密的光盤仍會被特殊儀器讀取出來,被不法分子大肆利用;同時廢舊光盤的遺棄亦將破壞環(huán)境,造成嚴重污染。
基于此,華碩光存儲還在產品中增添了“E-Hammer數據損毀技術”。該技術可以破壞光盤數據結構并永久刪除儲存在光盤中的數據,數據一旦刪除將無法還原, 光驅也不可再讀此盤片,在保證數據安全銷毀的同時也保護了環(huán)境。此外,該技術在使用過程中會隨機產生大量無實際意義的字符,覆蓋原刻錄光盤上的數據區(qū),達到光盤數據完全損毀的目的。
據悉,華碩光存儲不僅在信息安全方面具有領先的科技技術,在節(jié)能、靜音、影視和智能等多方面都具有較為優(yōu)秀的應用解決方案,而其不斷推出的新產品也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認可。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