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才是歸宿?MAC機歷代CPU經(jīng)典回顧
來看看最近鬧的最兇的蘋果“倒戈”事件吧。美國東部時間6月6日(北京時間6月7日)消息,蘋果CEO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正式宣布Mac計算機將轉(zhuǎn)向英特爾處理器。他同時承諾,開發(fā)者和獨立軟件廠商為PowerPC架構(gòu)開發(fā)的應(yīng)用和服務(wù)將平穩(wěn)過渡到英特爾平臺。
嘿,IBM這叫一個郁悶,那也沒辦法啊,誰叫他們的CPU研發(fā)慢呢,實實在在的拖了蘋果的后腿。在商言商,誰也看不過去啊,你說蘋果這么大的公司還能忍么?對,不能忍,眼瞧著人家Intel把處理器的主頻提升到“極點”能不心動么。既然心動,又怎能不行動呢?為了聲譽、名利拋棄IBM轉(zhuǎn)投它方是遲早的事情了。這不,Intel拋出的橄欖枝就拴住了蘋果。
日后,Mac計算機中就將采用X86架構(gòu)的Intel處理器了,那么長達十余年的PowerPC架構(gòu)將不復(fù)存在,多少還有些舍不得,不是用過PowerPC的朋友,或者一直對PowerPC欣賞有佳的朋友有沒有和小編同樣的感覺。如果有,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蘋果計算機走過的歷程,來看一下它都采用了哪款處理器吧。
1976年,由斯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和斯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簡稱沃茲)創(chuàng)立。在當年開發(fā)并銷售Apple I電腦。
1977年發(fā)售最早的個人電腦Apple II。
1984年推出革命性的Macintosh電腦。
2003年推出最早的64位個人電腦Apple Macintosh G5。
2005年斯蒂夫·喬布斯宣布隔年采用英特爾處理器。
一、MOS Technology 6502處理器
Apple I是蘋果計算機的第一臺原型機。1976年4月,在酷哥喬布斯(Steven Jobs)的車庫里誕生,模樣像打字機。主版裸露在外,連個像樣的屏幕都沒有(需連接電視機),功能也很有限。
說是CPU,還不如說是主板……
Apple I采用的是MOS Technology 6502處理器,該處理器是由一些離開了Motorola公司的部份工程人員自組成立的MOS Technology公司開發(fā)的。這款處理器是最先運用到蘋果計算機上的。它的位寬僅為8bit,頻率只有1MHz,并且無協(xié)處理器,總線頻率也1MHz。
Apple II總共有5種機型,下面是這5種機型的圖片:
一氣呵成,Apple Ⅱ(多圖)
它們分別經(jīng)歷了MOS Technology 6502、MOS Technology/SynerTek 6502、SynerTek 65C02以及Western Design Center 65SC816四種不同的處理器,主頻也從1MHz到4MHz不等。
在Apple III和Apple III+上采用的是SynerTek 6502A處理器,它的主頻達到了2MHz,同樣沒有協(xié)處理器;總線速度同樣為2MHz;位寬為8bit。
到了AppleIII了
AppleIII使用的CPU(實際上就是整塊的主板)
AppleIII的技術(shù)參數(shù):
中央處理器:SynerTek 6502A
中央處理器速度:2 MHz
協(xié)處理器:沒有
總線速度:2 MHz
數(shù)據(jù)路徑:8 位
只讀存儲器: 4 kb
內(nèi)存:128 kb
最大的內(nèi)存: 256 kb
最大的分辨率:80x24 text, 1 bit (B&W) 590x192
軟盤驅(qū)動器: 143k 5.25"
串口:可選
聲音:單聲道
1978年6月17日,蘋果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喬布斯的女兒Lisa Nicole出生。因此,后來我們就看到了一款以她的名字命名蘋果電腦——Apple Lisa。
這款蘋果有個很別致的名字:Lisa
從這臺機子開始,終于有了比較清晰的CPU照片
Lisa在1983年1月以9995美元的身價初次露面。再一次,蘋果推出了一款超越它所處時代的產(chǎn)品,但實在太昂貴(蘋果公司將在接著的幾年跟隨這個模式前進),使蘋果再次失去獲得企業(yè)市場份額的機會。Lisa在1986年被終止,余貨被埋在猶他州的垃圾堆填區(qū)。
這臺機子使用的是Motorola MC68000
Lisa首次采用了摩托羅拉的6800芯片,使得電腦的主頻速度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達到了5MHz。是蘋果的第一代16bit機型。內(nèi)存容量也增加到最大2MB。并且首次使用了硬盤,相對于當時來說,無異于海量儲存了。
麥金塔計算機(Macintosh,簡稱Mac,香港俗稱Mac機)是蘋果計算機其中一系列的個人計算機。Macintosh是由Macintosh計劃發(fā)起人Jef Raskin跟據(jù)他最愛的蘋果品種Mcintosh命名。
下一款:Macintosh 128K 512K Plus型
開始上市時間:1984年一月
終止銷售時間:1990年十月
上面這款使用的還是Motorola MC68000CPU,只不過中央處理器速度提升到了8MHz
Macintosh于1984年1月24日發(fā)表。麥金塔是蘋果計算機繼LISA后第二部使用圖型用戶界面的計算機。而麥金塔是首次將圖形用戶界面廣泛應(yīng)用到個人計算機之上。
● Motorola MC68030
Macintosh SE,還是使用Motorola MC68000CPU,不過這款蘋果有兩種型號,另外一款用的是Motorola MC68030CPU,速度提升到了16MHz。
Motorola MC68030 CPU
● Motorola MC68020
Macintosh II
Motorola MC68020 CPU
Macintosh II使用的是Motorola MC68020處理器,它的中央處理器主頻為16 MHz,協(xié)處理器是68881,總線速度同樣達到16MHz,位寬32bit。
技術(shù)參數(shù):
中央處理器: Motorola MC68020
中央處理器速度:16 MHz
協(xié)處理器:68881
總線速度:16 MHhz
數(shù)據(jù)路徑:32 bit
只讀存儲器: 256KB
內(nèi)存類型:30 pin SIMM
內(nèi)存速度: 130 ns
內(nèi)存插槽:8
最大的內(nèi)存:20 MB (68 MB via FDHD upgrade kit)
一級緩存:0.25 kb
開始上市時間:1987年三月
終止銷售時間:1990年一月
● Motorola 68HC000
Macintosh Portable
這款機子的主板
Macintosh Portable是一款移動計算機,其采用的式Motorola 68HC000。該款處理器與Motorola MC68020處理器基本相同,它的中央處理器主頻同樣為16MHz,總線速度同也達到16MHz。
技術(shù)參數(shù):
中央處理器: Motorola 68HC000
中央處理器速度:16 MHz
總線速度:16 MHz
內(nèi)存:1 MB到9MB
只讀存儲器: 256 kb
一級緩存: 0.5 kb
● Motorola MC68040
Macintosh Quadra 700 Quadra 900
中央處理器: Motorola MC68040
中央處理器速度: 25 MHz
協(xié)處理器:與處理器合一
總線速度:25 MHz
數(shù)據(jù)路徑:32 bit
只讀存儲器: 1 MB
內(nèi)存類型:30 pin SIMM
內(nèi)存速度:80 ns
最大的內(nèi)存:68 MB
一級緩存: 8 kb
Motorola MC68040
Motorola MC68040
Motorola MC68040處理器,應(yīng)用在了Macintosh Quadra 700 Quadra 900等機型上,中央處理器的主頻為25MHz,協(xié)處理器是采用與MC68040處理器合一的設(shè)計制成,總線速度也有所提升,達到了25MHz,位寬仍然是32bit。
在1994年,蘋果更新了它的Macintosh產(chǎn)品線,推出了Power Mac系列。它基于IBM、摩托羅拉和蘋果三家共同開發(fā)的PowerPC系列處理器。這款處理器使用RISC(精簡指令集運算)結(jié)構(gòu),它超過了之前Mac所使用的Motorola 680x0系列,而且有本質(zhì)的不同。蘋果的系統(tǒng)軟件經(jīng)過調(diào)整,能讓大部分為舊處理器編寫的程序在PowerPC系列上以模擬模式運行。
PowerPC 601
另外的外形
IBM和Motorola合作之后發(fā)表第一顆用于蘋果電腦上的處理器——PowerPC 601。這顆處理器采用32位的RISC架構(gòu),位寬首次達到了64bit,核心電壓在2.5伏至3.6伏之間。它集成了280萬個晶體管、600nm的制造技術(shù)、采用了3個執(zhí)行單元。PowerPC 601能夠在每個時鐘周期內(nèi)運行2.5條指令,主頻更是高達120MHz。隨后,Apple立即進行了架構(gòu)更替,將PowerPC 601作為了新一代Mac電腦的核心處理器。
以下機型曾用過PowerPC 601處理器:
Power Macintosh 6100
Power Macintosh 7100
Power Macintosh 7200
Power Macintosh 8100
Power Macintosh 8200
Workgroup Server 6150
Workgroup Server 8150
Workgroup Server 9150
PowerPC 603/604是第二代產(chǎn)品,它在發(fā)揮高性能的同時降低了功耗。采用這兩種型號處理器的蘋果電腦有很多種,從入門級的臺式機到高端領(lǐng)域的服務(wù)器,乃至筆記本電腦。PowerPC 603的終結(jié)版本主頻能夠達到300MHz,其產(chǎn)品代號為PowerPC 603e。
Power Macintosh 5200 LC、Power Macintosh 6200曾使用過
PowerPC 603e相對于PowerPC 603其實是一個增強版本,住要體現(xiàn)在將PowerPC 603內(nèi)部2個8K分離的數(shù)據(jù)和指令高速緩存升級到了16K。這兩款處理器的代表機型是PowerPC 8500和Macintosh Perfrma。
以下機型曾用過PowerPC 603e處理器:
Power Macintosh 4400
Power Macintosh 5260 LC
Power Macintosh 5300 LC
Power Macintosh 6300/120
Power Macintosh 7220
PowerBook 1400c/cs
PowerBook 5300
PowerBook 5300c
PowerBook 5300ce
PowerBook 5300cs
PowerBook Duo 2300c
以下機型曾用過PowerPC 604處理器:
Network Server 500/700
Power Macintosh 7600
Power Macintosh 8500
Power Macintosh 9500
Workgroup Server 8550
PowerPC 604/604e是專門為超高性能的臺式機和工作站而設(shè)計的。它是32位的,采用了0.25微米的制造技術(shù)。而PowerPC 604e在當時的確不負眾望,360萬個晶體管配合5個執(zhí)行單元;分離的片內(nèi)32KB數(shù)據(jù)32KB指令高速緩存充分體現(xiàn)了其卓越的性能,令當時的奔騰汗顏。其代表機型是PowerPC 9600/350。
PowerPC G3的產(chǎn)品代號是PowerPC 750,它是蘋果采用的第三代32位PowerPC處理器。PowerPC G3是首款為Mac OS專門優(yōu)化的處理器。
PowerPC 750FX
PowerPC G3還是第一款采用銅連線技術(shù)的處理器,而且是第一個將處理器的制造技術(shù)提升到0.20微米的。更大的性能結(jié)構(gòu)彈性使得PowerPC G3擁有著令人羨慕的好處:高性能、低功耗、低價格。而且PowerPC G3特別適用于筆記本,而且從PowerPC G3開始,為了能發(fā)揮其性能,L2高速緩存也首次破天荒的提升到1MB。
PowerPC 750CX
PowerPC G3主要分為2個版本:PID 8t-750和PID 8p-750。它們的邏輯設(shè)計完全一樣,同樣繼承了635萬個晶體管。不同是PID 8p-750第一次使用了0.20微米/0.12 leff-CMOS銅工藝。在僅僅40平方毫米的處理器上,通過6層金屬化布線方式繼承了635萬個晶體管。
PID 8p-750的起跳頻率為300MHz,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600Mhz了。PowerPC G3 400在速度上比PowerPC G3 266快了50%,比同頻的PII快30%。而在性能大幅度提高的同時,PowerPC G3所表現(xiàn)出來的低功耗讓人折服。在333MHz狀態(tài)下,功耗為4.1W,而其核心電壓僅為2.0V,外部工作電壓還是3.3v。其代表機型為PowerPC G3 450和Powerbook G3 466。
1999年9月,一個我們應(yīng)當永遠記住的日子:蘋果正式發(fā)布PowerPC G4。這款機器所使用的處理器在Motorola的產(chǎn)品代號為PowerPC 7400。它的出現(xiàn)可以說是改變了個人電腦的概念,每秒10億次的運算速度讓普通用戶感受到“超級計算機”的威力。由于其運算速度過快,因此在當時是不準向中國發(fā)售的。PowerPC 7400的設(shè)計速度為每秒14億次,最高為30億次。PowerPC 7400是在PowerPC G3的基礎(chǔ)上開發(fā)的,它最初的設(shè)計理念是大幅度提高多媒體和多處理器的處理速度。而且PowerPC 7400也可以說是第一個打破摩爾定律的處理器,它在18個月里速度提升了10%。
PowerPC G4的內(nèi)核部分和PowerPC G3的基本一樣,在超標量管道操作、解碼/分配/完成機制和分配單元方面和PowerPC G3一樣,沒有顯著的提升,換句話說就是在執(zhí)行常規(guī)任務(wù)的時候沒有大的提升。不同的是:在指令控制序列部分比PowerPC G3的6對入口多了2個,這意味著減少了附加的執(zhí)行單元等待的機會。
這臺蘋果用的就是這顆7400,大家應(yīng)該很熟悉了吧
在此絕對值得一提的是:AltiVec-急速引擎。PowerPC G4之所以能夠比PowerPC G3快2-3倍,全依賴于此。AltiVec是由Motorola負責研發(fā)的,它在Motorola的實驗室里存放了將近15年。完全的128位AltiVec是一個指令集,增加了162條新的指令。這樣做的目的是高效的進行高帶寬數(shù)據(jù)處理和算術(shù)密集運算,在最大限度上擴展了PowerPC處理器結(jié)構(gòu)的功能。AltiVec是專門用來提高矢量密集型計算的能力的。因此,它的目標代碼對2D/3D函數(shù)的運算速度能夠提高3-5倍,尤其是對那些大型的3D游戲。
這顆CPU是筆記本用的
PowerPC 7400擁有超標量PowerPC內(nèi)核,每個時鐘周期可以同時發(fā)出3條指令進入7個執(zhí)行單元:2個IUs、雙精度FPU、分支處理單元、存取單元、系統(tǒng)單元和矢量單元。而兩個矢量單元分別是置換單元和算術(shù)邏輯單元。而算術(shù)邏輯單元又包含了3個獨立的子單元:矢量簡單整數(shù)單元、矢量復(fù)雜整數(shù)單元和矢量浮點單元。而這三個單元可以同時處理一條指令。其代表機型為PowerPC G4 733。
PowerPC G5不僅提供64位處理能力,同時還支持32位應(yīng)用程序。工作頻率最大為2GHz,事實上該處理器最大可以支持18EB內(nèi)存。由于采用最新指令執(zhí)行內(nèi)核,因此不僅能并行處理215條指令,而且還具有對稱多處理(SMP)、2個雙精度浮點運算器和優(yōu)化“極速引擎(Velocity Engine)”。系統(tǒng)總線(FSB)時鐘頻率最大為1GHz。PowerPC G5擁有更快的速度,雖然沒有具體的技術(shù)指標,但是單從其公布的起跳頻率2.0GHz這一點來看,它才應(yīng)當叫“奔騰的芯”。
最新的G5所用的CPU,這是一顆64位的CPU。
PowerPC G5處理器是蘋果公司最新型號計算機的心臟,這是一顆64位的處理器采用了全新的處理器架構(gòu)。除了比以前的G4處理器在時鐘頻率上快很多以外,核心處理器和系統(tǒng)架構(gòu)等多個地方被大量修改,這樣許多程序在這些系統(tǒng)上的運行方式也被改變了。
這是正經(jīng)的G5??!
為了充分運用PowerPC G5處理器運算能力,蘋果公司為其專門設(shè)計了一個1GHz的前端總線,使得處理器與控制器之間的數(shù)據(jù)流量達到最大。另外PowerPC 970處理器具有2組高速單向32位數(shù)據(jù)通路—1個通道負責向處理器連續(xù)輸入數(shù)據(jù)、另1個通道負責從處理器中輸出數(shù)據(jù)。讓數(shù)據(jù)在同樣時間中向兩個不同方向傳輸。
截至到這里,蘋果電腦的歷代處理器產(chǎn)品已經(jīng)回顧完了,下次回顧的時候就要把Intel的CPU加進去了,對此您有何感想呢?<
關(guān)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