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奸商斗法到底!顯卡選購"葵花寶典"
分享
我們一般觀察顯卡供電相數(shù)的方法就是觀察供電部分的電感數(shù)量,一般情況下一個電感就對應一相供電。在旗艦級顯卡上,消費者們都見慣了八相供電、十五相供電甚至是數(shù)字供電,這種堆料式的設計令顯卡看起來就有很滿足的感覺。但是,在消費者真正選購的時候,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供電就夠用了呢?
目前大多數(shù)顯卡的供電都是由電容+電感+MOS管組成一個獨立的單相供電電路,這樣的組成通常會在供電部分出現(xiàn)N次,也就因此出現(xiàn)了N相供電。除了能夠提供更加純凈穩(wěn)定的電流之外,還起到了降壓限流的作用。多相電路可以非常精確地平衡各相供電電路輸出的電流,以維持各功率組件的熱平衡。
一般顯卡最基礎的設計下,采用1個電感+1組電容+2個MOS管,組成1相供電,這樣的供電設計,可以保障的是每相能承受20-30W的功率,也就是說,其實一些低端顯卡,1相供電就能保證基本運行了。但為了避免功率峰值出現(xiàn),以及長期在最大負載下運行減低壽命,所以一般顯卡最低都采用了3相供電設計。在同價位下,顯卡的供電相數(shù)自然是越多越好。不過一味追求供電相數(shù)而忽略價格因素是不可取的行為。
0人已贊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