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奸商飯碗 手把手教你鑒別16.7M液晶
實際上,還有一些特例需要我們注意,這就是響應時間。廣視角面板由于擁有256路驅(qū)動路數(shù)(2的8次方),要遠高于TN面板的64路(2的6次方),而驅(qū)動路數(shù)越多,可實現(xiàn)的色彩也就越豐富,這也就是前者可以提供16.7M色彩的原因。但驅(qū)動路數(shù)多也有其弊端,就是液晶分子的狀態(tài)會更難于控制,因此響應時間也就很難再得到提升。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廠商開發(fā)出了OverDrive、RTA等技術(shù)來提升廣視角面板的響應時間,我們可以簡單的把這些技術(shù)理解為是對面板進行的“超頻”,通過適當?shù)某l,使原本25毫秒的響應時間提升至灰階8毫秒,如下圖:
尺寸 | 17英寸 |
標準分辨率 | 1280×1024 |
亮度(cd/m2) | 270 |
對比度 | 1500:1 |
響應時間(ms) | 25毫秒(灰階8毫秒) |
水平視角 | 178° |
垂直視角 | 178° |
色彩 |
所以今天的廣視角面板已經(jīng)成功克服了在響應時間上的不足,使得16.7M色彩與8毫秒可以完美共存,但這還只限于灰階響應時間的產(chǎn)品。
由此讓灰階響應時間的LCD擁有了兩個分支:一種為擁有16.7M色彩的廣視角面板產(chǎn)品,另一種則為留守16.2M色彩的TN面板產(chǎn)品。區(qū)別它們的方法仍然是參考對比度與可視角度兩個指標。
型號 | 面板類型 | 響應時間(GTG) | 價格(元) |
PVA | 8毫秒 | 3750 | |
PVA | 8毫秒 | 6999 | |
TN | 4毫秒 | 4300 | |
MVA | 8毫秒 | 5100 | |
TN | 5毫秒 | 2930 | |
TN | 6毫秒 | 4200 | |
PVA | 8毫秒 | 4900 |
部分灰階液晶顯示器規(guī)格表
至于已是市場主流的普通8毫秒、12毫秒液晶顯示器,它們100%的都是16.2M色彩。
關(guān)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