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well超級核彈 GTX Titan X首發(fā)評測
自2015年3月18日起,采用Maxwell架構優(yōu)異GPU的GeForce GTX Titan X顯卡憑借著架構出色、規(guī)格強悍的GPU、12GB GDDR5的超大容量顯存以及由此提供最出色游戲性能,輕而易舉的從NV自家的GeForce GTX 980手中接過了“地球最強單芯顯卡”的桂冠。它的每一項優(yōu)勢,都是壓倒性的,都是之前的卡皇、旗艦們所不能比擬的。
正如我們之前所說過的,初代Maxwell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從它身上我們不難看出工程師在背后付出的極大努力,幸運的是他們努力的方向是正確的,每瓦特性能提升必然是后PC時代顯卡大合唱的主旋律。而新GeForce GTX Titan X在功耗比方面的良好表現(xiàn)更是旗艦顯卡向著實用和節(jié)能方向發(fā)展的典范產品。
另外,GeForce GTX Titan X也是NVIDIA旗下首款真正意義上為4K分辨率準備的單芯顯卡,尤其是它的12GB GDDR5顯存已經為玩家在4K分辨率下暢玩熱門大作打下了良好基礎。盡管單靠一片GeForce GTX Titan X還沒有辦法實現(xiàn)徹底征服4K分辨率這一目標,但筆者相信,能夠徹底征服4K分辨率的單芯顯卡距離我們已經并不遙遠了。
價格方面,雖然NVIDIA直到GeForce GTX Titan X發(fā)布之前幾小時才透露這款顯卡的官方指導價為999美元,與之前GTX Titan、GTX Titan BE的首發(fā)價保持不變,但這個數(shù)字早前已經被外媒泄露過了。
至于GeForce GTX Titan X在國內的官方價格,也正如同一部分玩家所猜想的那樣,為7999人民幣。而NVIDIA給GeForce GTX Titan X的國內官方指導價定成這樣自然不需要筆者多言,單屏GeForce GTX Titan X是目前地球最強單芯顯卡這一點已經足夠。如果感覺單靠性能還不足以證明GTX Titan X值這個價,那再加上“12GB”超大顯存這條也應該差不多了。
GTX Titan X的“加冕”固然是順理成章、實至名歸,但細想起來卻透出一絲莫名凄涼感。因為自去年9月至今,高端獨顯市場一直由NVIDIA獨領風騷,而他的老對手AMD卻一直處于沉寂狀態(tài),只能祭出“降價”這一法寶來與NV抗衡。不過,就目前的狀況來看NVIDIA在高端獨顯市場一枝獨秀的局面似乎不會維持太久了,因為現(xiàn)在有許多消息稱AMD將使用超級大殺器“Fiji”——Radeon R9 390X來重振雄風,而且R9 390X有可能要比GTX Titan X更為出色。
不過,既然NVIDIA選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發(fā)布GeForce GTX Titan X,想必GTX Titan X的性能充滿了信心,或者已經做好了相應的準備。各位想一想將在今年年內重新燃起的A/N單芯卡皇之戰(zhàn),是不是有點小激動呢?
寫在最后:從1999年到現(xiàn)在從第一個顯卡GPU產生到現(xiàn)在只有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在這短短十幾年當中我們已經看到了GPU的運算能力呈幾何級數(shù)提升,這個世界在GPU的虛擬之下更快更真,而更重要的一點是GPU已經將它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展。
從圖形領域虛擬現(xiàn)實的角度來說,只要有顯示終端的地方就需要一顆GPU。借助于GPU可以讓醫(yī)學家觀察到更細微的分子;借助于GPU可以讓軍事演習的擬真度更強;借助于GPU可以讓專業(yè)工作站的效率翻倍提升;借助于GPU可以讓電影的特效騙過你的眼睛。而更多的科學研究領域已經開始大量采購GPU設備應用于電腦輔助工程、油氣勘探、金融安全評估等領域。
至此,GPU存在的意義已遠遠不是為圖形運算服務這么簡單。有人說NVIDIA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過去的自己,這句話聽著像是N次元平行世界的科幻,但筆者深以為然。Fermi時代的大核心因為功耗發(fā)熱問題飽受爭議,之后無論是NVIDIA還是AMD都保守的將旗艦核心的面積控制合理范圍,雙芯顯卡在Kepler和GCN時代風光了一把。
而這次GeForce GTX Titan X超大核心的問世無疑是NVIDIA在消費級顯卡領域做出的又一次大膽嘗試。不同的是這次GeForce GTX Titan X在性能猛增的情況下依然保證了良好的用戶體驗。安靜穩(wěn)定高效能比是半導體發(fā)展的主旋律,GeForce GTX Titan X的成功也為了以后超大核心顯卡研發(fā)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無論是用于游戲還是科研,它的意義在高性能計算領域彪炳史冊。<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