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轉1部藍光!國產CUDA轉碼軟件首測
分享
第三回合:CPU占用率對比
MediaCoder軟件介紹部分就提到了對多核支持很好,那么我們就來看看四核八線程的i7在轉碼時CPU占用率能達到多少。
● MediaCoder X264編碼:i7 920≈95%,E8400=100%
說實話,筆者在日常應用中,除了常見的烤機和性能測試軟件外,也只有MediaCoder在視頻轉換時才能讓四核八線程的i7占用率接近100%!由此可見MediaCoder對于多核以及超線程技術支持非常到位,這也是其強大性能的源泉。
超高的CPU占用率雖然能保證最高的轉換效率,但在轉碼過程中想要干一些別的事情的話,系統(tǒng)反應速度就比較慢了,雙核CPU就根本不用想了。
● MediaCoder CUDA編碼:i7 920≈80%,E8400≈95%
開啟CUDA之后,在性能提高的同時,CPU占用率卻從原來的95%下降至80%左右,GPU既減輕了CPU的負擔也消除了瓶頸。80%左右的占用率的話,上網、QQ、打字、聽歌、看片等輕負載的應用就完全不會影響了。
● Badaboom CUDA編碼:i7 920≈5%,E8400≈20%
Badaboom確實走的是極端路線,復雜的任務全部交給了GPU來處理,導致CPU基本處于完全空閑狀態(tài)。由于i7本身性能就很強再加上還支持超線程技術,最終平均占用率只有5%左右。
● 小結:
這一回合的較量中,并不存在誰勝誰負之說,CPU負載越高只能說明編碼器的算法厲害,能充分發(fā)揮CPU的性能,相信沒有多少人愿意使用僅支持單線程的編碼軟件。
不過從實際使用感受的角度來說,CPU占用率太高或太低都不是什么好事,太高影響多任務操作,太低又有點浪費資源。
0人已贊
第1頁:Badaboom看上去很美,卻不適合國內用戶第2頁:國內首款CUDA編碼軟件:免費的MediaCoder第3頁:MediaCoder軟件介紹:終極轉碼or完美轉碼第4頁:測試方法說明:MediaCoder如何開啟CUDA編碼第5頁:轉碼速度對比:3.5倍于Badaboom的性能第6頁:影片畫質對比:Badaboom/X264/CUDA沒區(qū)別第7頁:CPU占用率對比:Badaboom基本不占CPU第8頁:不同平臺對比:Badaboom對GPU的利用更高第9頁:2小時大破量子危機:1080p壓720p僅花20分鐘第10頁:RMVB和AVI轉碼測試:完美兼容任何格式第11頁:全文總結:CPU+GPU強強聯(lián)手性能飛躍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