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項數(shù)據(jù)達成!DDR3內存深度對比測試
分享
鑒于3DMark 11 Physics的驚人表現(xiàn),我們將一些典型的頻率和時序配置進行了完整3DMark 11 Performance測試,測試方法依然是三遍取平均值。
雖然3DMark 11 Performance更注重測試圖形性能的表現(xiàn),測試成績更能代表3D游戲圖形的性能,不過3DMark 11和游戲測試還是不盡相同,因為3DMark 11還包含了純CPU(Physics)的測試,這是和游戲截然不同的負載,雖然比重并不是很大,但還是有一定的影響,讀者就以參考的方式將其應用到實際游戲表現(xiàn)。
3DMark 11 Performance測試僅僅包含了6組成績,剛好每個頻率一個,其配對的時序都是時下典型的內存配置,而引入DDR3 1066 8-8-8和DDR3 800 7-7-7則純粹是為了對比,當然還有更重要的作用,這些會在總結中得到詳細說明。
從測試成績可以看出,從主流的DDR3 1333到DDR3 2133,整個3DMark 11得分提升并不明顯,還不及DDR3 1066 8-8-8或DDR3 800 7-7-7一檔提升的多。
1人已贊
第1頁:DDR3 800-2133內存深度對比測試第2頁:內存時序參數(shù)介紹第3頁:內存SPD信息和Intel XMP技術介紹第4頁:測試平臺和測試方法介紹第5頁:基準測試:AIDA64內存帶寬和延遲第6頁:基準測試:Super PI第7頁:基準測試:CineBenchmark 11.5第8頁:應用測試:WinRAR解壓縮第9頁:基準測試:3DMark 11 Physics第10頁:游戲測試:《失落的星球2》第11頁:游戲測試:《地鐵2033》第12頁:基準測試:3DMark 11 Performance第13頁:寫在結論前的說明第14頁:結論一:內存性能與頻率/時序的關系第15頁:結論二:內存性能與應用程序的關系第16頁:結論三:CPU主板廠商內存頻率定義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