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DX10!ATI新王者HD2900XT權(quán)威評測
分享
第二節(jié) 客觀,公正,專業(yè),全面,泡泡網(wǎng)為您帶來最權(quán)威的DX10測試
這次我們的測試分為幾個部分,除了前面大家見到的理論測試,游戲測試,之外,我們還將為大家?guī)碜顧?quán)威的DX10性能測試和視頻播放測試。
在這次測試之前,我們和其他媒體一樣收到了AMD提供的目前唯一能夠運行的DX10游戲的測試版測試軟件,《Call of Juarez》(狂野西部)的Demo。
不過我們這次測試并沒有局限在僅僅使用這一個測試軟件進行測試,因為這樣得來的成績難免有些不夠全面。
這次我們的DX10測試分為游戲測試部分和理論測試部分。游戲測試部分使用的就是COJ的Demo版本進行測試。而理論部分測試使用的是來自于微軟的DirectX SDK。由于DirectX標準就是微軟制定的,所以微軟的軟件和程序具備了更中立更權(quán)威的特性,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測試告訴大家最公正的數(shù)據(jù)。
什么是DirectX SDK?
DirectX SDK就是DirectX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的意思,大家通常稱之為DirectX開發(fā)包,這是一個微軟官方網(wǎng)站提供給所有的開發(fā)人員免費下載的一個軟件包。

在微軟下載中心的首頁就有DirectX SDK的下載鏈接 DirectX SDK不同于我們常說的DirectX ,我們常說的DirectX其實是 DirectX的RunTime(運行時)。

DX SDK有440M左右 DX SDK里面由于包含了非常多的源代碼,例程,實例程序。所以容量就會比普通的DirectX要大不少。而我們用來進行測試的就是DirectX SDK中的示例程序。
DirectX中有很多可以實際運行的DX10的程序。 這些用作例子的程序都是微軟的工程師所開發(fā)的真正的DirectX的程序,這些程序分別會使用到DX10的各種不同的特性,所以用來查看DirectX的性能是再好不過的了。
我們這次所進行的理論測試正是采用了這些程序,我們分別在不同的顯卡上運行這些程序,通過記錄程序的幀速率看看不同顯卡的DX10性能如何。
理論測試的局限性
不過需要和大家事先說明的是,我們這次的測試僅僅是一個嘗試性的測試,測試成績也只是提供給大家做參考之用,對于在實際DX10游戲中的性能如何,還需要等大批DX10游戲上市之后來進行更全面的測試。此外,目前各個廠商針對DirectX 10的驅(qū)動都還不是很成熟,在隨后的更新中,很有可能獲得比目前更好的成績。
0人已贊
第1頁:完美DX10!ATI新王者HD2900XT權(quán)威評測第2頁:完美DX10!ATI HD2000系列評測提綱第3頁:2007顯卡年!AMD/NVIDIA決戰(zhàn)圖形市場第4頁:奮起直追!全新Radeon HD 2000產(chǎn)品線解析第5頁:功能化發(fā)展!Radeon HD2000系列亮點逐個看第6頁:第二章:統(tǒng)一渲染架構(gòu)解析第7頁:第二章/第二節(jié):革命!R600的統(tǒng)一渲染架構(gòu)第8頁:4第9頁:第三章:DirectX發(fā)展回顧以及DirectX10詳細介紹第10頁:第二節(jié) DX10的架構(gòu)特性 以及帶來的好處第11頁:第三章/第三節(jié):ATI 3Dc功能回顧第12頁:3第13頁:3第14頁:3第15頁:3第16頁:集眾家之長,R600架構(gòu)總覽第17頁:R600架構(gòu)分塊介紹第18頁:Setup Engine(裝配引擎)第19頁:Ultra-Threaded Dispatch Processor(超線程分配處理器)第20頁:Stream Processing Units(流處理器)第21頁:R600的超標量SIMD架構(gòu)第22頁:4第23頁:5第24頁:ATI片內(nèi)緩存相關(guān)技術(shù)第25頁:Memory Control(顯存控制器)第26頁:第六章 R600的神工鬼斧——Tessellation技術(shù)第27頁:第六章\\第二節(jié) 傳統(tǒng)的虛擬3D技術(shù)回顧第28頁:第二小節(jié) 凹凸貼圖 Bump mapping第29頁:第六章\\第二節(jié)\\第三小節(jié) 法線貼圖(normal mapping)第30頁:視差貼圖技術(shù)parallax occlusion mapping第31頁:位移貼圖(displacement mapping)第32頁:Ati的獨門秘籍 Trumform 第33頁:Tessellation技術(shù)第34頁:神奇的小數(shù)點——細分網(wǎng)格算法中小數(shù)位的意義第35頁:Tessellation效率的源泉——控制“籠子”第36頁:Tessellation技術(shù)的流程第37頁:Tessellation技術(shù)的應(yīng)用和前景第38頁:1第39頁:AA發(fā)展第40頁:CFAA第41頁:123第42頁:ATI顯卡產(chǎn)品形象代言人——Ruby四度出擊第43頁:X800 & X850 Ruby第44頁:DX9C的最高境界 X1800 Ruby第45頁:R600 DX10 Ruby高清晰截圖賞析第46頁:R600 DX10 Ruby引擎和技術(shù)解析第47頁:23第48頁:R600 DX10 Ruby所用圖形引擎揭秘第49頁:1第50頁:2第51頁:第九章\\第二節(jié)第52頁:龐大的運算資源,R600單卡就能物理加速第53頁:3第54頁:第四章:AMD高清視頻功能解析第55頁:22第56頁:第三節(jié) 硬件視頻加速第57頁:第四節(jié) UVD 引擎解碼流程第58頁:第五節(jié) UVD測試第59頁:第一節(jié) 電腦音頻的數(shù)碼之路第60頁:第二節(jié) HDMI數(shù)字音頻技術(shù)背景第61頁:第三節(jié) 各種顯卡HDMI接口方案第62頁:第四節(jié) R600系列方案第63頁:第五節(jié):實戰(zhàn)R600音頻播放第64頁:第六節(jié) HD 2900XT怎么用?第65頁:顯卡介紹第66頁:123123第67頁:顯卡介紹第68頁:123第69頁:顯卡介紹第70頁:3第71頁:123123第72頁:測試系統(tǒng)配置和設(shè)置第73頁:阿蘇大發(fā)送顛覆第74頁:113123第75頁:4第76頁:05第77頁:06第78頁:游戲第79頁:游戲第80頁:123第81頁:6第82頁:6第83頁:交火第84頁:功耗測試第85頁:1第86頁:第二節(jié) 客觀,公正,專業(yè),全面,泡泡網(wǎng)為您帶來最權(quán)威的DX10測試第87頁:第三節(jié) Call of Juarez游戲DX10測試 第88頁:第四節(jié) DirectX SDK測試(微軟官方2007年四月版)第89頁:第四小節(jié):Draw Predicated第90頁:第七小節(jié):MotionBlur10第91頁:第十小節(jié):Skining 10第92頁:第十四章 總結(jié) 另覓藍海!AMD讓ATI看得更遠第93頁:123
關(guān)注我們


